万邦烈

作品数:44被引量:12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主题:抽油泵抽油机螺杆油气混输泵抽油装置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石油机械》《石油钻采工艺》《流体机械》《石油钻探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连续气举条件下举液管柱内流体的压力梯度预测被引量:4
《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第2期10-12,共3页李安 万邦烈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学科代码440.6099)
压力梯度是气举井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影响气举井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文章在综述垂直管内石油气液两相流的压力梯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奥齐思泽斯基计算方法对我国轮南油田气举井气液两相流的流压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
关键词:连续气举 压力梯度 气举井 两相流 
临界气体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李安 万邦烈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学科代码 4 4 0 .6 0 99)
泡状流向段塞流转化的临界气体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应用奥齐思泽斯基方法和克雷洛夫 -路塔斯金方法 ,分别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计算 ,并结合我国油田实际状况给出了克雷洛夫
关键词:临界气体流量 泡状流 段塞流 
连续气举条件下气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被引量:3
《石油矿场机械》2004年第6期19-20,共2页李安 万邦烈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学科代码 44 0 .60 99)
文章以奥齐思泽斯基流型分类公式为基础 ,对我国气举井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计算。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目前气举井中只存在 2种流型 ,即泡状流和段塞流 ,且段塞流普遍发生在注气点以上 ,因此 ,从应用角度来说 ,可以...
关键词:连续气举 气液两相流 流型 
连续气举采油中的能量交换理论被引量:1
《石油矿场机械》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李安 万邦烈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4 4 0 .6 0 99)
文章提出了连续气举采油中的能量交换理论、能量交换系数和能量损失分配系数的概念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该理论的提出为连续气举采油工作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分析计算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
关键词:能量交换理论 能量交换系数 能量损失分配系数 流型 
连续气举采油举液机理研究被引量:8
《石油矿场机械》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李安 万邦烈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4 4 0 .6 0 99)
开展气体举液机理研究对气举采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文章首次对气体举液机理研究现状及降低密度举液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2种流动模型的分析计算表明 ,混合液柱密度降低并不可以作为气体举液的充...
关键词:连续气举 机理 流动模型 能量转换 
连续气举采油举液机理初探
《石油钻探技术》2001年第5期59-60,共2页李安 万邦烈 
中国高等院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综述了连续气举采油的举液机理 ,通过对所建立的两种流动模型的分析计算 ,指出目前普遍采用的混合液柱密度降低并不能作为气体举液的充要条件 ,并由此提出了能量充分交换的观点 ,这对气举采油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气举采油 泡状流动 段塞流 能量转换 数学模型 机理 理论分析 
铅直气液两相管流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11
《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第4期45-47,共3页李安 万邦烈 楼浩良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学科代码440.6099)
论述了深井气举采油的工作特点,阐述了气液两相管流研究对气举井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综述了国内外铅直气液两相管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铅直气液两相流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以及应用上的局限性,指出应加强铅直气液两相管...
关键词:气体 液体 两相流动 流动模型 气举采油 深井 
侧钻水平井钻柱摩阻力分析被引量:9
《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第1期27-31,共5页黄涛 许晔 路永明 万邦烈 
建立了考虑井壁弹性及钻柱接头影响的侧钻水平井钻柱摩阻力模型 ,给出了受弹性井壁约束钻柱的三弯矩方程及其数值解法 ;数值计算表明钻压、井身曲率、地基弹性、钻柱刚度、长度、钻柱与井壁间摩擦系数等因素都影响摩阻力的大小及分布 ,...
关键词:侧钻 水平井 钻柱 摩阻力 钻井 
液动式单螺杆泵的原理及设计被引量:1
《流体机械》1999年第9期26-28,共3页刘猛 万邦烈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潜油( 水) 泵装置的设计计算步骤。
关键词:液动式 单螺杆泵 单螺杆马达 设计 
抽油泵合理沉没度的确定被引量:24
《石油钻采工艺》1999年第2期62-65,共4页张彦廷 万邦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技术项目
我国各油田对于抽油泵的沉没度都有各自的推荐值,其中有些是不合理的,以致造成一定的浪费。分别以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探讨了两种沉没度的优化方案,计算表明,采用优化方法确定的沉没度可较明显地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游梁式 抽油机 抽油泵 沉没度 优化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