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文

作品数:29被引量:31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天然气碳同位素储集层塔里木盆地生物标志化合物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内蒙古石油化工》《天然气地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池铺构造石炭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3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50-54,共5页李延钧 蒲洪果 付晓文 邓柳萍 冯青平 
四川盆地东部天池铺构造天然气为干气,具有原油裂解气的特征,同时存在少部分后期高演化干酪根裂解气的贡献,原油为轻质油,油碳同位素偏重,是以汽油烃为主的凝析油,没有受到生物降解。通过对油气碳同位素、轻烃及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的...
关键词:热蚀变 油气轻烃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石炭系 
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被引量:25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胡守志 付晓文 王廷栋 李延均 
在世界很多油气田的储集层中,都发现了天然形成的沥青沉淀带,说明储层中沥青沉淀带的存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地质现象。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沥青沉淀的机理与成因判识、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涉及沥青沉淀带对油...
关键词:储层沥青沉淀带 氧化降解 气侵脱沥青 焦沥青 油气分布 
石油沥青质特征及其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第12期143-145,共3页胡雄 李延钧 付晓文 王强 梁艳 
沥青质沉积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沥青质的低挥发性和强吸附性一方面使得储层物性变差,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沥青封堵油气藏。同时沥青质在地球化学上的应用为油气的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沥青质 孔隙度 包裹体 沥青垫 气侵 
最小二乘法在自动制图综合中的应用
《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第9期117-119,共3页桑琴 付晓文 
自动综合模型就是由初始数字景观模型(DLMx)向目标数字景观模型(DLMy)变换的原理与方法。综合操作的核心问题是对地理实体的信息变换。对于自动综合来说,要建立计算机能接受的适当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来实现总体选取。在对数学模型进行求...
关键词:自动综合模型 数字景观模型 地理实体 最小二乘法 制图综僵 
一种研究油气藏成藏史的新方法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第8期134-136,共3页王强 徐志明 付晓文 林峰 
为了提高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研究的准确性,G eorge,Bhu llar等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提出了使用油气藏内包裹体的化学成分来研究油藏的成藏史。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包裹体内油气进行分析,并和现今的油气源进行对比就可以确定油气的成藏史。这种...
关键词:油气包裹体 油气成藏 分析方法 
利用储集层沥青特征识别高演化地区的气层被引量:6
《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第4期429-431,共3页胡守志 付晓文 王廷栋 
随着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利用储集层沥青的饱和烃色-质图的指纹特征识别流体类型已经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但这一方法在高演化地区的气层识别上遭遇到一些问题。从高演化地区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演化地区储集层...
关键词:储集层 沥青 识别 气层 
柴达木盆地马海气田高演化天然气源研究被引量:3
《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第4期432-434,共3页胡雄 李延钧 付晓文 王强 梁艳 
目前,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油气形成研究较多,而针对北部的马海气田研究相对较少,根据马海气田天然气的特征,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烃源岩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以及构造发育史指出,马海构造的油气是一期充注的。第一期的油因保存...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烃源岩 天然气 有机质 侏罗系 包裹体 
监测多层合采产能分配的地球化学法被引量:2
《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第2期234-235,共2页王强 徐志明 付晓文 朱兆军 林峰 
为使应用原油地球化学法计算多层合采的单井产能配比更精确,选择了西部盆地的两个成熟度相差悬殊的油样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将混合油样进行族组分分离,对饱和烃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样的指纹指标比值与混合比呈现出两种不同...
关键词:合采 分层 产量计算 地球化学 实验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全烃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21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第4期593-596,共4页梁艳 李延钧 付晓文 袁续祖 杨坚 郑键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通过对天然气组成、油气碳同位素、油轻烃、中分子量烃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阐明了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的全烃地球化学特征、油气的成因和可能来源。指出须家河组油气主要来自须家河组自身的煤系烃源岩,并以煤系泥...
关键词:碳同位素 轻烃 中分子量烃 生物标志化合物 须家河组 全烃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分子组成分析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0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第2期170-172,共3页廖仕孟 王强 徐志明 付晓文 朱兆军 林峰 胡雄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随着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发展,其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已经开始通过包裹体的组分分析方法来研究油气藏的充注成藏史;这种方法直接以古油气藏成分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油气成藏史的恢复。针对这种分析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可...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组分分析技术 成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