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华

作品数:10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大豆新品种数量性状品种(系)血缘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杂志》《中国农学通报》《农业与技术》《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油大豆新品种九农选育报告被引量:2
《吉林农业科学》2005年第5期31-32,共2页程延喜 付艳华 彭宝 王雪飞 项淑华 王大秋 牛建光 高敏 李楠 徐大明 
九农28大豆新品种是吉林市农科院选育成功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和熟期适中等特点。尤其是脂肪含量为22.82%,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关键词:大豆 九农28 选育报告 
大豆不同生育阶段与品质育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吉林农业科学》1998年第3期15-16,共2页付艳华 程砚喜 项淑华 王晶波 刘风丽 
选择脂肪含量高的材料应选择播种到出苗日数短、开花期较晚和成熟期较早的材料为宜;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应选择出苗到开花时间短、开花期长和成熟期较晚的材料为宜。
关键词:大豆 脂肪 蛋白质 生育阶段 品质育种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血缘组成分析被引量:6
《吉林农业科学》1997年第2期1-6,共6页廖林 刘玉芝 卢亦军 周希武 裴玉荣 付艳华 王振民 
通过对1989~1994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预)域试验的274份大豆新品种(系)的血缘组成分析,揭示了目前吉林省大豆育种的现状,即育成品种(系)遗传基础狭窄、外来种质渗入较少、育种模式十分单一、育种队伍过于庞大等,提出应及...
关键词:大豆 品种 血缘组成 祖先品种 分析 
大豆高产育种杂交亲本的遗传基础分析
《大豆通报》1996年第1期24-25,共2页彭宝 付艳华 孟庆福 王维田 
大豆高产育种杂交亲本的遗传基础分析彭宝,付艳华,孟庆福,王维田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国内外作物育种工作者对品种的选育,往往趋于把优良性状集中到遗传上一致的少数品种,这一措施常包含重复利用少数优良种质做亲本,使得品...
关键词:大豆 高产育种 杂交 遗传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水平分析被引量:2
《吉林农业科学》1995年第4期13-16,共4页廖林 刘玉芝 周希武 裴玉荣 付艳华 于云佩 
本文对吉林省主要大豆育种单位抗病育种现状及6年中选的300份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性分析,明确了吉林省近年来大豆病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抗性水平、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减少产量损失。
关键词:大豆 品种 抗病育种 抗病性 
大豆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0
《吉林农业科学》1995年第1期38-40,共3页李楠 付艳华 陈洪肖 高敏 项淑华 王维田 
对大豆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效果较好;分枝数和株高对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贡献率最大;株高和百粒重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
关键词:大豆 数量性状 遗传参数 
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研究展望被引量:3
《作物杂志》1995年第1期18-19,共2页王维田 王大秋 李楠 陈洪霄 付艳华 刘金印 
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研究展望王维田,王大秋,李楠,陈洪霄,付艳华,刘金印(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132101)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近年来进行了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的研究,挖掘大豆增产潜力,为大豆大幅度增产和超高产提供科学依...
关键词:大豆 稀植 高产 栽培 
大豆共生固氮及氮肥施用改良方法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1995年第3期29-31,共3页杨继余 赵爱莉 付艳华 彭宝 项淑华 
大豆共生固氮及氮肥施用改良方法杨继余,赵爱莉,付艳华,彭宝,项淑华(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不同于其它粮食作物,有其本身固有的特性一根瘤。依靠共生关系,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给大豆的生长需要。空气中约合80%的氮...
关键词:大豆 共生固氮 氮肥 施肥方法 
东北春大豆特征特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A12期86-88,共3页李楠 高敏 付艳华 马桂秋 
通过对东北地区2341份春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子粒品质及抗病虫鉴定结果分析表明,本地区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多数在110~130d,多数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椭圆叶、白花、灰茸毛、黄色子粒,子粒的化学品质较好。抗病虫性较差,有少量的抗...
关键词:东北 春大豆 农艺性状 分析 大豆 
大豆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1994年第6期13-15,共3页李楠 付艳华 陈洪霄 高敏 项淑华 
以14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对7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粒重进行直接选择效果较好;株高和百粒重与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力虽然较小,但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主要是单株英数和单株粒数间接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大豆 数量性状 相关遗传力 通径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