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沂暄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际秩序文化外交社会进程人文形象人文交流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复旦国际关系评论》《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探索与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超越霸权——国际关系中领导的性质及其观念基础被引量:2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0年第2期42-59,共18页俞沂暄 
2019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自在’—‘自为’—‘自觉’历史演进视角下的多样性全球秩序研究”(项目编号:2019BGJ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权力的关系属性出发,把国际关系中的领导理解为非等级关系下的权力行使。它不依靠制度的强制,而是在合作协商基础上的引领。与霸权这一指向整体性控制的概念不同,国际关系中的领导指涉的是具体领域、具体议题和具体事务,没有所谓...
关键词:非等级制领导 意识形态权力 文化霸权 尊重多样性 
人文交流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兼与文化外交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4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34-53,I0002,共21页俞沂暄 
当代中国的对外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本文尝试对人文交流的内涵和外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文化外交与人文交流的关系较为密切,且易于混淆,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外交属...
关键词:人文交流 中国对外关系 文化外交 社会进程 国际关系 国家人文形象 
中亚区域经济治理的路径与条件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6年第1期182-195,共14页俞沂暄 
无论就地缘政治还是地缘经济而言,中亚五国在亚欧大陆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代丝绸之路中断后,中亚地区在经济方面逐渐黯淡无光;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经济活力相比,中亚成为亚欧大陆的'塌陷'地带。提升中亚地区...
关键词:中亚 区域经济治理 产品内国际分工 
中国的国际秩序观被引量:2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4年第1期308-320,共13页俞沂暄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国际秩序观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JZD047
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国际秩序观进行了细分,在此基础上具体描述并分析了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中国认同以《联合国宪章》为代表的现有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但是认为这些原则并未完全落实——强权政治不时发生,弱小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权益未...
关键词:中国 国际秩序包容互鉴 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关于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探讨被引量:2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3年第1期87-107,共21页俞沂暄 
苏长和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研究”(11&ZD074)的资助
在中国的官方用语中,"发展中国家"是亚非拉国家的本质特征,而"第三世界"则是这些国家在世界局势演变的某一阶段形成的一种力量组合。在第一、第二世界分崩瓦解后,"第三世界"也理所当然从中国的官方话语中消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抛...
关键词:不称霸 第三世界国家 道义责任 国际秩序 “第三世界” 世界局势 亚非拉国家 官方话语 国际地位  
朝鲜核危机浅析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2期40-40,共1页俞沂暄 
关键词:朝鲜 核危机 核计划 核保障协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