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生

作品数:8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病毒家禽产蛋下降种鹅荆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农业学报》《浙江畜牧兽医》《福建畜牧兽医》《中国家禽》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诊断技术被引量:4
《浙江畜牧兽医》2013年第6期31-33,共3页陆新浩 刘友生 陈秋英 刘鸿 吴勇 黄建勇 任祖伊 
2010年以来,我国部分省市的蛋鸭群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产蛋下降病,大量研究表明该病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引起[1-3],由于该病毒的核苷酸序列与黄病毒属恩他耶病毒群的蚊媒坦布苏病毒印尼株和泰国株的同源性达87%-91%[2],因...
关键词:诊断技术 流行特点 病毒病 蛋鸭群 核苷酸序列 产蛋下降 黄病毒科 新病毒 
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导致种鹅产蛋性能下降及死亡的病因分析
《浙江畜牧兽医》2013年第5期6-7,共2页陆新浩 刘友生 陈秋英 刘鸿 吴勇 黄建勇 任祖伊 
为探求浙江和江苏部分地区鹅群出现产蛋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死亡的发病原因,笔者对江苏及浙江省境内三家种鹅场的发病种鹅进行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观察,病料RT-PCR检测及细菌、病毒分离。经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观察主要为脾脏肿大,有大量坏...
关键词:鸭坦布苏病毒 产蛋性能  
近期种鹅产蛋下降及死亡病因分析被引量:3
《中国家禽》2012年第24期50-51,共2页陆新浩 刘友生 陈秋英 刘鸿 吴勇 黄建勇 任祖伊 
2012年7月以来,浙江和江苏许多种鹅场的种鹅发生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并有少量种鹅死亡的疾病,使多个种鹅场都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病鹅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拉黄绿色粪便,随即产蛋下降,部分病鹅有神经症状,头颈扭曲(见图1),...
关键词:产蛋下降 种鹅场 病因分析 死亡 产蛋率下降 经济损失 绿色粪便 神经症状 
近三年宁波及周边县市禽病流行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禽业导刊》2012年第23期23-24,共2页陆新浩 陈秋英 刘鸿 黄建勇 吴勇 任祖伊 刘友生 
为了掌握宁波及其周边县市家禽重要疫病的发病现状、特点和流行规律,余姚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计30个月来我所求诊的20742个发病禽群(鸡、鸭和鹅)、3853万只家禽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流行规律 禽病 县市 宁波 发病情况 畜病防治 研究所 家禽 
7株新城疫病毒V基因遗传变异与病毒的基因分型被引量: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傅光华 黄瑜 程龙飞 施少华 刘友生 彭春香 陈红梅 万春和 林芳 林建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07220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4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J0109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8QB-4);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TIF-Y02)
测定了7株不同来源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的V基因,并对它们的差异性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7株病毒V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1.7%-99.7%,推导氨基酸残基的同源性为75.8%-99.6%;遗传进化分析显示,7株病毒分别处在3个不同...
关键词:V基因 遗传变异 新城疫病毒 
一例鸭坦布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被引量:2
《福建畜牧兽医》2012年第1期53-54,共2页刘友生 傅光华 黄瑜 陈红梅 程龙飞 施少华 万春和 林建生 林芳 
2011年12月3日广西桂林某种鸭场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和死亡为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病原分离检测,确诊该病例为鸭坦布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关键词:鸭坦布苏病毒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诊断 
2010~2011年中国部分地区禽坦布苏病毒感染调查及分子变异分析被引量:44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2年第1期47-53,共7页刘友生 彭春香 傅光华 侯东军 施少华 万春和 程龙飞 陈红梅 林建生 林芳 黄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43)
为了解中国目前禽坦布苏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演化特征,对2010~2011年采集自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439份疑似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分离毒株NS5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采集...
关键词:坦布苏病毒 家禽 流行病监测 分子变异 
不同基因型禽Ⅰ型副粘病毒致病性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第5期691-696,共6页傅光华 刘友生 黄瑜 程龙飞 施少华 陈红梅 万春和 林芳 林建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07220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9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项目(Sbmx1104);福建省种业创新专项(2011)
为了解当前流行于鸭群的禽I型副粘病毒的致病性和分子特征,测定分析了两株病毒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的遗传进化地位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株病毒中,M4毒株与疫苗Ulster株同源性最高,为基因I型,基因组全长15 186nt,P...
关键词:基因型 鸭源 禽Ⅰ型副粘病毒 基因组序列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