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作品数:9被引量:5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智能CONTEXT非单调推理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霍英东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个二阶的context逻辑
《计算机学报》1998年第4期341-347,共7页刘海燕 陈火旺 苏开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基金
本文为Buvac的context逻辑定义了一个二阶扩充SOQLC,它能为许多常识现象提供更简单自然的描述.作为本文的重要结论,我们证明了SOQLC对一类推广的一般语义结构来说是可靠且完备的.SOQLC还可以作为数据库集成、多理论系统、OO系统等...
关键词:二阶逻辑 多类逻辑 人工智能 Context逻辑 
一个MC逻辑及其逻辑程序的语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8年第3期1-8,19,共9页刘海燕 陈火旺 刘凤岐 
本文定义了一个多context逻辑结构(MCO)。MCO在几个方面推广了传统的一阶逻辑:每个context相关一个理论;context间存在outer关系;引入了模态词ist,公式ist(c,A)表示命题A在context c中为真;每个context可以有关于其内层context的元理论...
关键词:逻辑程序 MC逻辑 语义 人工智能 
一个多理论的逻辑系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刘海燕 陈火旺 刘凤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306"主题
文中为多理论系统建立了一个层次的理论框架——MT.MT在几个方面推广了传统的二型一阶谓词演算:允许表示多个理论,每个理论都在一个context内声明;每个context可以有关于其下层context的元理论,而con...
关键词:逻辑系统 推理系统 多理论系统 知识库 
一个带量词的context逻辑及其限制推理
《软件学报》1997年第10期781-787,共7页刘海燕 陈火旺 王兵山 
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本文定义了一个新的context逻辑——QLC(quantificationallogicofcontext),它能反映context的更多的逻辑性质.文中还讨论了含等词的QLC以及当领域公理相关不同context序列时的推理。
关键词:人工智能 非单调推理 限制理论 context逻辑 
一个用于异构的数据库集成的多context逻辑
《软件学报》1997年第9期687-693,共7页刘海燕 陈火旺 刘凤岐 
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Internet的发展要求能同时使用来自不同知识源的信息.本文定义了一个两层的多con-text逻辑结构DBCL.第1层的每个context都是一个传统的多类逻辑理论,对应于一个数据库;第2层的context是个特殊的多类逻辑理论,可以声明第1层中各cont...
关键词:数据库 集成 多类逻辑 多context逻辑 
Context的非单调推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88-92,共5页刘海燕 陈火旺 刘凤歧 
基于文[1]定义的context逻辑CL,本文分别引入限制理论和缺省理论到con-text推理中,给出有关的定义和定理。
关键词:Context逻辑 非单调推理 容错性 限制理论 
一个多层的context逻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109-114,共6页刘海燕 陈火旺 王兵山 
本文介绍了context研究的现状,定义了一个新的context逻辑CL,定义并证明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定理。
关键词:人工智能 CONTEXT 移动规则 元理论 知识表示 
并发模型分析被引量:2
《计算机科学》1995年第3期13-16,共4页刘海燕 陈火旺 
并发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矛盾的源泉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三种并发模型:Petri网、CSP和CCS的发展历史、描述方法、处理并发与不确定性的方式等。
关键词:并发模型 形式语义 计算机语言 PETRI网 
多Agent系统的研究被引量:54
《计算机科学》1995年第2期57-62,共6页刘海燕 王献昌 王兵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
自agent术语引起国内学者重视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个贴切的汉语名词,“代理人”“智能体洲结点”等概念应运而生。但这些概念都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无论是“智能体”、“代理人”,还是“结点”,都仅部分地反映了agent的特征,而未完全...
关键词:人工智能 多AGENT系统 并行计算 分布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