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灵芝

作品数:118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造船工业》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经贸品牌形象产品质量企业并购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经济导刊》《进展》《中国对外贸易》《造船工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管理问题是制约沿舶工业发展的瓶颈——访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主任陈书海
《造船工业》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奉灵芝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是我国船舶行业惟一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成立50年来,始终致力于为船舶行业管理决策、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以及金融财经等组织机构提供权威性综合研究咨询与信息资源服务。根植中国造船,传递专业信息,以知识共创...
关键词:中国船舶 信息中心 工业发展 管理问题 主任 船舶行业 咨询机构 研究机构 
大力推动船舶产业可持续发展——2011中国海事装备技术论坛在舟山成功举办
《造船工业》2011年第5期24-25,共2页奉灵芝 李燕 
2011年7月11日-13日,舟山,2011中国海事装备技术论坛盛大召开,共计300人参加本次论坛。中国海事装备技术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舟山市人民政府和国家航海日组委会办公室主办,鸿与智工业传媒参与承办,得到了...
关键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技术论坛 舟山市 可持续发展 装备 海事 产业 船舶 
STX重工(抚顺)的中国本土化生存
《造船工业》2011年第5期26-29,共4页奉灵芝 杨艳 
6月16日,辽宁抚顺。小雨,让这个北方重工业城市显得清凉而舒适。午后2点,位于顺城区双阳路2号的STX重工(抚顺)有限公司迎来了近百位客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船厂和船舶设计研究机构技术部门和采购部门的负责人。一阵寒喧之后,...
关键词:抚顺 本土化 中国 发动机工厂 生产型企业 工业城市 技术部门 研究机构 
所长院士,双面金东寒
《造船工业》2011年第4期20-27,共8页奉灵芝 杨艳 
在中国船用柴油机行业,中船重工711所绝对是权威,它是中国唯一的船用柴油机研发机构。在过去的40多年,711所逐渐从一个研发机构转变为具有柴油机研发、制造及动力系统集成能力的综合性实体,在柴油机、热气机、动力系统集成、舰船机...
关键词:船用柴油机 院士 所长 双面 研发机构 动力系统 机舱自动化 集成能力 
郑东洙:韩期待来自中国的大力投资
《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第10期34-36,共3页奉灵芝 高潮(摄影)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友好交流年。15年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飞速发展。
关键词:中韩建交 投资 中国 联合公报 外交关系 经贸关系 
信用风险管理之痛被引量:3
《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第10期38-42,共5页奉灵芝 
商务部研究院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约为5%,每年损失400亿美元,损失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20倍。9月2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透露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中国企业尤其是外经贸企业...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出口企业 发达国家 损失率 研究院 商务部 坏账率 
林健忠的经营哲学
《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第10期44-47,共4页奉灵芝 高潮(摄影) 
穿西装背双肩背包,典型的香港人装扮,当年的“小超人”李泽楷就是这样特立独行于商界精英中。1960年出生的林健忠戴眼镜、娃娃险,再加上这样一身行头让人很难辨认出他的实际年龄。
关键词:经营哲学 特立独行 香港人 李泽楷 商界 
菲亚特的烦恼
《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第10期52-57,共6页奉灵芝 
销量一蹶不振、品牌日渐边缘化、合资项目风波不断……在急速发展的中国车市,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南京菲亚特”)却早巳黯然淡出主流汽车厂商的行列,并成为汽车合资企业中“硕果仅存”的亏损户,矛盾、摩擦,一直在中外股...
关键词:南京菲亚特 汽车合资企业 菲亚特汽车 合资项目 汽车厂商 边缘化 销量 
“中国制造”保卫战
《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第9期18-29,共12页奉灵芝 
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左右的,而是世界市场的认同,根本在于中国产品质量过硬。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目前的中国产品"质量风暴"中,强烈主张对中国"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管制甚至禁运中国产品的人士,正是此前以所谓"不...
关键词:“中国制造” 保卫战 食品安全问题 恶意炒作 产品质量 中国出口 信任危机 威胁论 
Henk Kool:我爱中国产品
《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第9期32-35,共4页奉灵芝 高潮(摄影) 
我相信,在众多的中国出口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产品仅是极少的一部分。但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竞争对手,利用了中国企业中不好的一面,并不断地夸大影响,错误地引导了消费者。
关键词:中国产品 欧洲中国商品调拨中心 商品集散中心 贸易壁垒 合作关系 主流社会 宣传活动 优质产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