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嬿婉

作品数:11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PET轿车成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式氧合器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高分子学报》《上海涂料》《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轿车罩光清漆中位阻胺光稳定剂(HALS)的ESR研究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945-949,共5页张辉 刘新刚 庞嬿婉 严小敏 
以热固性改良型丙烯酸类轿车罩光清漆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测定了经自然、人工加速、盐雾和湿热等方式老化的样品中自由基的信号.研究分析各种老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证明位阻胺光稳定剂(HALS)在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
关键词:罩光清漆 HALS ESR 氮氧自由基 轿车 位阻胺光稳定剂 ESR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轿车漆膜后处理工艺中抛光对漆膜光泽度影响研究被引量:2
《上海涂料》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顾慧琳 黄洁 张辉 庞嬿婉 
上海汽车基金会
研究了二种不同抛光膏(白色抛光膏和灰色抛光膏)分别对二种不同的漆膜(金属漆和单色漆)表面作不同时间抛光处理后的漆膜表面光泽度变化,从而讨论了抛光膏、抛光工艺对不同漆膜表面光泽度的影响,提出了最佳抛光材料和抛光工艺。
关键词:轿车 漆膜后处理工艺 抛光 漆膜光泽度 影响 研究 抛光膏 金属漆 单色漆 
轿车漆膜抛光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被引量:2
《上海涂料》2002年第4期14-17,共4页黄洁 顾慧琳 张辉 庞嬿婉 
上海汽车基金会
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研究了黑色金属漆漆膜表面在打磨抛光处理过程中,漆膜表面形貌在纳米尺度上的变化图象,跟踪了在抛光过程漆膜表面微观缺陷的变化,认为在漆膜抛光时发生在表面的摩擦过程导致漆膜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大量的微观裂纹的出...
关键词:轿车 漆膜 抛光表面 原子力显微镜 研究 表面形貌 打磨抛光 金属漆 抛光膏 
交叉流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研究被引量:3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4期381-386,共6页庞嬿婉 陶铮 张辉 谢为 杜强国 杨玉良 
上海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97JC140 0 7)
在自行建立的膜式氧合器水气传递实验装置上 ,分别对血气转流前后的MINIMAXPLUSTM氧合器进行水气传递实验 ,测得了结构因子α ,β ,用Mockro和Leonard半经验数学模型拟合血中氧气传递速率 .结果表明 ,新的MINIMAXPLUXTM氧合器性能优良可...
关键词:聚丙烯中空纤维 膜式氧合器 交叉流 水气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 超微结构形态 生物相容性 
汽车罩光清漆的固化和降解机理研究(Ⅲ)——核磁共振研究罩光清漆的固化和降解被引量:1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4期408-410,415,共4页戴林森 庞嬿婉 杨玉良 
国家教委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资助课题
利用13 C交叉极化 (CP)和门控高功率去偶 (GHPD)二个脉冲序列的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MASNMR)技术表征了汽车罩光清漆的固化和降解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涂料在固化后形成的丙烯酸酯 三聚氰胺交联 ,经较长时间的紫外线曝晒 ,逐步降解 ,生成...
关键词:清漆 核磁共振 丙烯酸酯共聚物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固化机理 降解机理 汽车漆 
交叉流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传质研究Ⅰ结构因子α、β的测定和氧合器传质效果评价被引量:3
《功能高分子学报》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庞嬿婉 王伟 杜强国 杨玉良 
上海市科委和新材料研究中心资助
在膜式氧合器水气传递实验装置上分别对二种不同的交叉流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进行了水气传递实验,测得了氧合器的结构因子α、β,并用Mockros和Leonard对O2传递建立的半经验数学模型拟合了血气传递实验中氧...
关键词:膜式 氧合器 中空纤维 交叉流 聚丙烯 人工肺 
聚氧乙烷的分级和分子量测定的研究
《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86-91,共6页陈贤苓 庞嬿婉 
本文对具有宽分子量分布的高分子量聚氧乙烷的逐步沉淀分级进行了研究,有效地得到了具有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较窄分子量分布的四个级分,所得级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在1.7~2.3之间,并研究了用凝胶色谱方法对各级分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关键词:沉淀分级 聚氧乙烷 分子量 测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的成核促进剂被引量:4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1期1-7,共7页卜海山 庞嬿婉 胡文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研究了几个典型的成核促进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结晶和形态的影响。成核促进剂促进了PET的分子运动,因而加速了低温结晶区的结晶速度;它也促进反常球晶的形成,对此提出了解释。
关键词:PET 结晶 成核 促进剂 工程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化学成核机理被引量:4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1期1-7,共7页金毅敏 于同隐 卜海山 庞嬿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羧酸盐类成核添加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体中的行为,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跟踪观察PET羧酸盐的形成。通过透射电镜和FTIR等仪器,对该聚合物金属离子盐的聚集进行了研究,初步阐明了化学成核机理。
关键词:PET 聚合物 成核 机理 添加剂 
金属羧酸盐类成核添加剂对PET结晶成核和分子量的影响被引量:4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第5期74-80,共7页庞嬿婉 金毅敏 于同隐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高效凝胶色谱仪(HPGPC)和粘度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金属羧酸盐类成核添加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结晶、成核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成核添加剂与PET之间在熔融态下存在化学反应,导致PET有不同...
关键词:PET 成核添加剂 分子量 结晶成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