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茹

作品数:8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河道冲淤引水引沙引水黄河絮凝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科学进展》《泥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洛惠渠高含沙水流的特性分析被引量:3
《泥沙研究》2000年第2期44-48,共5页张德茹 苏晓波 王力 刘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资助项目!5 9890 2 0 0
利用洛惠渠近二十年的实测资料 ,从泥沙颗粒沉速、流变特性等基本概念着手分析洛惠渠高含沙水流的特性。指出水流中含沙量的增大和细颗粒含量的增加 ,一方面使流体粘度增加 ;另一方面使流体容重增大 ,从而导致颗粒的沉速大幅度降低 ,甚...
关键词:洛惠渠 高含沙 沉速 粘性 宾汉体 含沙水流 
导沙坎导沙机理及设计方法被引量:2
《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第4期2-6,共5页张德茹 梁志勇 罗福安 袁玉萍 
根据水槽试验的结果,阐述了导沙坎防沙的原理、导沙坎附近水流及泥沙运动规律,分析了影响导沙坎导沙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流速、导沙坎高度,以及导沙坎与水流的夹角.从推移质泥沙运动的机理出发,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得到导沙坎相对...
关键词:导沙坎 模型试验 泥沙运动 水流 设计 
紫荆关引水工程的改建及运行效果
《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任焕强 张德茹 梁志勇 
紫荆关工程是一座跨流域引水工程,1973年扩建成枢纽,由于设施简陋,泥沙问题严重,1988年按模型试验的布置形式进行了改建,5年来运行情况良好,利用导流、束水攻沙,侧面泄洪等措施,有效地扭转了闸首的不利形势,取得了少淤积少进...
关键词:引水工程 引水量 导流坝 防沙工程 
黄河艾山以下河道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的分析被引量:3
《泥沙研究》1995年第3期17-26,共10页梁志勇 张德茹 袁玉萍 
随着黄河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引水引沙量与日俱增,其量值及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的关系,明确引水引沙对河道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引水引沙方案,并研究利用引水引沙减少艾...
关键词:黄河 引水 引沙 河道冲淤 
黄河下游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11
《泥沙研究》1995年第2期32-42,共11页张德茹 梁志勇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自1960年起,黄河引水对河道的淤积就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的研究对黄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增减淤临界分流比曲线,最大增淤比曲线等.本文总结分析了这些...
关键词:引水 引沙 河道冲淤 黄河下游 
直角分水口水流形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水科学进展》1995年第1期71-75,共5页罗福安 梁志勇 张德茹 
对分水口前水流形态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分水口前不同水深处的平面流场,初步给出了分水口前水流的运动形态,分析了分水宽度沿水深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分水口 水流形态 分水宽度 实验 
水沙条件对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影响的分析途径──兼论水沙与断面形态关系被引量:6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年第1期19-25,共7页梁志勇 张德茹 
根据黄河等河流的实测资料,分析来水来沙大小及其过程对河床演变的影响,提出断面形态与来流大小、过程的定量关系。以黄河为例,探讨了水沙搭配对河道冲刷与淤积的作用。
关键词: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断面形态 泥沙 
不均匀细颗粒泥沙粒径对絮凝的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30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年第1期11-17,共7页张德茹 梁志勇 
对不同地区的天然沙对应天然水,及不同模型沙对应北京地区自来水的不均匀细颗粒泥沙进行了絮凝试验,并对试验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不均匀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度F1与泥沙粒径的关系。
关键词:细颗粒 泥沙 絮凝 分界粒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