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司治理证券法法律移植公司法一体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法制与经济(中旬)》《法制与社会(旬刊)》《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公司治理上的义务群——以美国公司法和证券法为中心的考察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265-289,共25页张锐 
美国公司治理在法律规范层面表现为由董事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善意义务和中介机构不协助或教唆义务、警告义务等一系列信托义务所构筑之“义务群”,形成公司治理的所谓“董事义务中心主义模式”。在公司治理实践中,股东利益之实现在...
关键词: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 董事 看门人 信托义务 
法律移植视角下的“公司治理”被引量:1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第4期49-72,共24页张锐 
术语"公司治理"于1976年首次出现于美国政府的官方杂志《联邦纪事》,经英国而移植至欧洲大陆及全世界。本文以"神田秀树-米约普模型"这一商法移植理论衡量我国对术语"公司治理"的移植的成败得失,发现"公司治理"能够较好融入我国现有的...
关键词:法律移植 公司治理 公司法 证券法 理论研究 
浅谈信访的宪法依据和权利属性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第9期86-87,共2页张锐 
信访这项富含中国特色的并与现中国政治体制紧密相关的制度,活跃在公民的政治生活当中。要确定信访在国家体制和公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必须明确信访宪法依据和权利属性。文章以信访活动的合宪性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信访权在我国宪法地...
关键词:信访权 基本权利 宪法依据 
惩罚的哲理探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1期25-26,共2页张锐 
研究惩罚的哲理性基础不仅为惩罚提供了正当理由,而且有助于建立刑罚的威严并促进刑罚的有效实施。随着近现代刑事理论发展和变迁,报应主义、功利主义都不断地受到挑战。报应主义过分关注惩罚犯罪人,功利主义有利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关键词:报应主义 功利主义 一体论 正当性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