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

作品数:28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减租减息运动减租减息抗日根据地毛泽东抗战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八桂侨刊》《历史教学(下半月)》《苏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毛泽东“眼睛向下”工作作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28-37,共10页徐建国 
毛泽东提出的“眼睛向下”工作作风,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总结中国革命胜利和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眼睛向下”要求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各阶级状况,加深对社会问...
关键词:毛泽东 “眼睛向下” 工作作风 群众路线 
延安时期“雷击事件”相关问题考证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95-105,共11页徐建国 徐书城 
延安时期发生的“雷击事件”本来只是一次造成人员伤亡的自然事故,但由于毛泽东在七大上四次提及此事,表达出听取群众意见的强烈意识,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这件事作了丰富的想象和推理,赋予它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政治内涵,把它看成这一时...
关键词:“雷击事件” 毛泽东 挨骂 “大仁政”观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三重维度和时代价值被引量:3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90-99,共10页徐建国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由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构成的完整体系。它的培育形成来自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的实践,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来自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三重维度 时代价值 
再论中共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的时间被引量:3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89-98,共10页徐建国 
中共中央初到陕北从吴起镇到下寺湾后,根据面临的严峻军事和政治形势,在11月3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作出分两路行动的决定,其中一路由张闻天等率中央机关前往瓦窑堡。关于中共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的时间,一直以来主要有11月7日和11月10日两种...
关键词:中共中央机关 张闻天 下寺湾 瓦窑堡 
初到陕北时周恩来没有直接跟随毛泽东南下原因探析
《苏区研究》2019年第3期58-67,共10页徐建国 
中共中央到达下寺湾后,对陕北苏区的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了应对面临的严峻政治和军事危机,中央决定分两路行动:一路南下粉碎国民党"围剿",一路北上进驻瓦窑堡。按照中央常委分工,负责中央组织局和后方军事工作的周恩来应该北上到...
关键词:周恩来 朱理治 下寺湾 瓦窑堡 反“围剿” 
《张闻天年谱》若干史实考证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127-136,共10页徐建国 
最新修订出版的《张闻天年谱》中仍有若干史实错讹或因未能廓清史实而记述不确之处,从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和印证角度予以考辨,现谱中记载的1935年11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参加人员不包括张闻天和朱理治,不符合历史事实;张闻天率中共...
关键词:张闻天年谱 考证 周恩来 朱理治 刘志丹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问题再研究被引量:3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8年第6期32-42,共11页徐建国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转变的关键。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孤注一掷的强势进攻面前,没有能够粉碎敌人占领延安的计划,因此变被动为主动而撤离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决定中共中央在陕北转战而...
关键词:保卫延安 撤离延安 转战陕北 
《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的几个问题再研究被引量:2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7年第5期19-33,共15页徐建国 
《六大以来》作为延安整风时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部历史文献,必须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和梳理。《六大以来》与延安整风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紧密相关,主要表现在:编辑《六大以来》是为中共七大总结中共的历史经验准备材料,...
关键词:《六大以来》 延安整风 两条路线 七大 
再谈毛泽东为什么编《六大以来》被引量:3
《党的文献》2017年第3期34-38,共5页徐建国 
关于毛泽东主持编辑《六大以来》的直接原因,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是针对王明在延安重印他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把《六大以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并结合一些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编辑《六大以...
关键词:毛泽东 《六大以来》 《六大以前》 《两条路线》 第三次“左”倾路线 
实践中的转变: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减息政策研究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15年第5期108-115,共8页徐建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减租减息运动中的群众工作研究"(13XDJ012)的阶段性成果
在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中,减息政策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借贷利率的限制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规定的利率过低,造成农村金融借贷停滞,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困难,放开对借贷利率的限制成为唯一的选择。减息政策...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减息政策 借贷利率 放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