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林

作品数:99被引量:1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内部控制会计睡虎地秦简简牍比较观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统计与决策》《财会月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亚银行簿记史比较研究——以“四介松都治簿法”为基础
《会计之友》2014年第7期124-127,共4页曹游佳 李孝林 
韩国中央研究院重大课题的子课题"Kaesong Double-Entry Book-keeping(KDEB)in a global perspective:Comparison with Europe;China;and Japan(1786-1910)";中国会计学会重点项目建设比较会计史学的部分成果
大韩天一银行簿记体系运用四介松都治簿法的原理记账,其中最重要的周会计册具有"捧次给次一览表、本店损益计算书、株主利益配当金明细书、合并损益计算书、积立金明细书"的多项作用。与谢霖、孟森编著的《银行簿记学》介绍的近代日本...
关键词:四介松都治簿法 银行簿记 比较研究 
论敦煌寺院内部控制发展——基于敦煌会计文书的初步研究
《会计论坛》2013年第2期35-44,共10页李孝林 杨兴龙 栗会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批准号:06FZS005);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6JJ27)的阶段成果
随着经济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内部控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依据敦煌寺院会计文书,重点从寺院组织、人员、财产管理、会计核算与分析、审计等方面考察,论证内部控制的发展,并对建设内部控制史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初步发展 敦煌文献 
前后一贯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论纲
《会计之友》2013年第12期84-90,共7页李孝林 李歆 李楠楠 
国家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国家治理的需要,用以维护国家产权,在社会环境和基本动因的影响下,形成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体现本质,具体化为基本目标。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前后一贯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
关键词:国家审计 理论框架 基本动因 基本职能 本质 基本目标 系统观 
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基本动因:维护产权论被引量:9
《审计研究》2013年第2期22-26,共5页李孝林 李歆 
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流行"两权分离论"、"受托责任论"、"国家治理论"。"两权分离"是国家审计产生的条件,"受托责任"是国家审计的内容和对象,"国家治理"需要众多,不能说明国家治理需要审计的特殊性。纵观审计发展的历史,国家审...
关键词:国家审计 基本动因 维护产权 
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说新证——兼论国家审计产生于国家治理的需要被引量:5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李孝林 李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暨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FZS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106)
我国审计产生时代有四种观点,流行西周说。当时审计制度已达相当高度,其前必然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外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一般是监审合一,或称监督官。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会计,进一步发展,为审计产生提供可能...
关键词:审计史学 西周审计制度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起源 上计制度 简牍经济史 
企业管理层是否使用财务报告的探索——兼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的不足
《会计之友》2012年第31期12-15,共4页李孝林 陈秀云 潘芹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批准号:R WJD0102
关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一般都有规定,但对于报告单位的管理层是否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存在重大争议。有专家提出:各国的概念框架都认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包括管理层;而美国、IASB、加拿大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CF都明确规定...
关键词:概念框架 目标 财务报告 使用者 
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市价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52-57,75,共7页李孝林 曹游佳 
中国会计学会重点项目"建立比较会计史学"
传统观点认为最早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7世纪,公允价值、持有资产收益和综合收益观的实践产生于19-20世纪。通过对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的实践和发展过程的分析,证明在11-14世纪产生和发展的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已经有了上...
关键词:四介松都治簿法 公允价值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持有资产收益 综合收益 
我国古代社会的内部控制方法:基于《周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7-20,共4页杨兴龙 李孝林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简牍中经济;管理史料比较研究--商业经济;兵物管理;赋税;统计;审计;会计等方面"(06FZS005)部分成果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线索,探析《周礼》职官设计中所体现的内部控制方法,印证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并广泛运用,并对其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剖析。进而证明:中国古代曾经有过灿烂的内部控制文明,传统...
关键词:古代社会 内部控制 控制方法 《周礼》 
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会计册比较研究被引量:1
《会计论坛》2011年第1期26-34,共9页李孝林 曹游佳 
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不仅有最早的记账程序,还有独树一帜的"会计册"。会计册不仅具有试算表的功能,还具有总簿、决算表和会计报表底稿的功能。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技术上看,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词:四介松都治簿法 记账程序 会计册 比较研究 
汉简中的内部控制方法——汉代内部控制初步发展论被引量: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李孝林 陈丽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简牍中经济;管理史料比较研究--商业经济;兵物管理;赋税;统计;审计;会计等方面"(06FZS005);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JJ27)
任何组织都有内部控制。流行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汉朝简牍为依据,以体现内部控制要素的内部控制方法为序,证明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在汉代已经初步发展,并提出内部控制分为两个阶段说。
关键词:汉简 内部控制 初步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