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晶化硅酸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介孔大针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杂志》《中国草地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不同围封年限对退化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影响被引量:12
《生态学杂志》2014年第4期896-901,共6页李强 杨劼 宋炳煜 马文红 赵利清 张立欣 侯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7B01);农业部"国家牧草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19);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MS0520)资助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
关键词:围封 大针茅草原 草原生产力 草原恢复 碳贮量 氮贮量 
内蒙古鄂尔多斯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群落种间关系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11年第12期2706-2712,共7页刘芳 杨劼 王鑫厅 常英 李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7B01);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0404ZD06)资助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群落中茭蒿种群格局及茭蒿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茭蒿种群在梁顶生境中随着撂荒恢复演替的进行,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转向小尺度聚集分布再转变为较大尺度聚集分布,与此同时种群空...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茭蒿 种群格局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披碱草与野大麦杂交种BC_1F_2代的同工酶分析
《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第4期65-68,91,共5页李强 李造哲 云锦凤 于卓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引导基金(20071923);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080404MS0406);"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B3B02)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披碱草、野大麦及其杂种BC1F2代分蘖期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BC1F2代的POD、EST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杂种BC1F2代的POD和EST同工酶谱中...
关键词: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BC1F2 同工酶酶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