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迎迎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磁共振成像豆状核病毒性脑炎局部脑血流量苍白球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临床放射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四肢多发纤维黄色瘤1例被引量:2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第9期1578-1578,共1页王占秋 杨迎迎 刘兰祥 方元 黄松涛 
患者 男,39岁,四肢多发皮下肿物逐渐增大1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左小指、左肘后、双手背、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出现皮下肿物,肿物生长缓慢,质地硬韧,边界清楚,无触痛,无搏动性,叩诊无放射痛。病变处皮肤表面隆起,皮色、皮温均正常,关节活...
关键词:纤维黄色瘤 多发 四肢 良性占位性病变 皮下肿物 病变信号 双踝关节 生长缓慢 
MRI诊断颅内囊性脑膜瘤一例被引量:1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第2期242-243,共2页杨迎迎 耿左军 韩学芳 彭飞 张冬青 
患者女,59岁,间断头痛1年加重1天。颅脑MRI示:右侧侧脑室见一囊性病变,囊壁薄而光整,呈等信号,并见一附壁结节,囊液呈长T1/长T2/低FLAIR信号,病变经小脑幕孔向幕下延伸至四叠体池及环池,病变紧邻右侧侧脑室脉络丛。右侧侧脑...
关键词:囊性脑膜瘤 MRI诊断 扩散加权成像 颅内 囊性病变 附壁结节 四叠体池 小脑幕孔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健康成人豆状核铁含量的侧别、性别及年龄相关性被引量:5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年第12期1906-1909,1918,共5页杨迎迎 耿左军 彭飞 张冬青 吕焕娣 常瑞婷 刘海静 
目的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铁含量的侧别、性别及年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健康成人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测量额叶白质(frontal white matter,FWM)、尾状核头(caput nucleus caudate,CN...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 壳核 苍白球  脑老化 
健康成人豆状核弥散特性与铁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第10期1593-1597,共5页杨迎迎 耿左军 彭飞 张冬青 吕焕娣 常瑞婷 刘海静 
目的探讨脑正常老化过程中豆状核的弥散特性与铁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124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行脑DTI与SWI,测量壳核和苍白球FA、平均扩散率(MD)、本征值(λ1、λ2、λ3)及Phase值;应用SWI测量30岁以上志愿者额叶白质、尾状核头、壳核、...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壳核 苍白球  
侧脑室三角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被引量: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第8期1326-1326,共1页杨迎迎 耿左军 吕焕娣 常瑞亭 刘海静 
患者 女,51岁,视物模糊伴头痛10个月。
关键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侧脑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第3期183-186,共4页杨迎迎 耿左军 
DTI是基于DWI的MRI新技术,不仅能反映脑组织的细微结构,还可通过纤维示踪技术显示白质纤维束。DTI对研究脑的发育、成熟及老化过程及诊断许多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TI在CNS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年第1期1-4,共4页李永浩 耿左军 孙海燕 彭飞 杨迎迎 张冬青 
目的 探讨3.0TMR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病毒性脑炎患行30例(试验组)及10例健康志愿行(对照组)接受常规MRI和血流敏感性交替反转恢复(FAIR)检查。在所得相对脑血流图上选取ROI,其中志...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动脉自旋标记 局部脑血流量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中的应用被引量:6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第10期1801-1804,共4页李永浩 耿左军 孙海燕 彭飞 杨迎迎 张冬青 
目的探讨3.0T MR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毒性脑炎患者30例(急性期组18例,非急性期组12例)及健康志愿者10名(对照组),行常规MR和血流敏感性交替反转恢复(FAIR)检查。在所得相对脑血流图上...
关键词:脑炎 自旋标记物 局部脑血流量 磁共振成像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瘤1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第3期569-569,共1页杨迎迎 李英 周立霞 耿左军 
患儿男,45天,发现腹部肿物2天。一般情况良好,乙肝表面抗体10.280IU/L,甲胎蛋白1210ng/ml。腹部CT增强扫描:肝左缘见巨大不规则囊实性病变,边界清晰,约7.5cm×4.5cm×7.0cm,突出于肝脏表面向左下方生长,脾、胃及左肾受压;动脉期见对比...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 肝脏 诊断显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