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路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IMP混合工质动力循环热力循环地热能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电力》《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现代电力》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力循环中混合工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动力工程》2003年第1期2236-2239,共4页黄锦涛 刘齐寿 王运路 
采用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由于工质吸热蒸发是变温过程 ,使热源的放热过程与混合工质的吸热过程曲线更好的配合 ,最大限度地降低传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 ,同时热源的放热温度可以大大降低。根据混合工质的这一特点 ,设计了以氨 -水混合物...
关键词:动力循环 混合工质 热力循环 氨-水混合物 地热能 
使用混合工质的新型电冷联产循环系统研究被引量: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465-468,共4页黄锦涛 刘齐寿 王运路 陈听宽 罗毓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5 9995 4 6 0 - 3);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利用氨 水混合物低沸点的特点 ,设计了以氨 水混合物为工质的电冷联产循环系统 .该循环系统可以利用 4 0 0~ 4 5 0K的低温热源 ,实现发电与制冷联合生产 ,整个循环系统的热效率比利用同样温度热源常规热力发电的热效率高出 7%左右 ,...
关键词:混合工质 电冷联产 循环系统 氨-水混合物 热经济性分析 汽轮机 制冷剂 
动力循环中混合工质的应用研究
《电站系统工程》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黄锦涛 刘齐寿 王运路 
采用沸点不同的混合物,由于工质吸热蒸发是变温过程,使热源的放热过程与混合工质的吸热过程曲线更好的配合,最大限度降低传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同时热源的放热温度可以大大降低。根据混合工质的特点,设计了以氨-水混合物作为工质电冷联合...
关键词:热力循环 氨-水混合物 地热能 混合工质 动力循环 热力性质 地热发电 
高效率的新型动力循环被引量:2
《现代电力》2001年第4期9-14,共6页刘齐寿 王运路 黄锦涛 
沸点不同的混合工质在吸热蒸发过程中是变温过程 ,这可以大大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本文利用这一特点 ,介绍了应用氨 -水混合物作为工质的新型热力循环 ,包括作为联合循环底层循环的 Kalina循环和应用低温热源的电冷联产循环 ,并...
关键词:热力循环 氨-水混合物 KALINA循环 地热能 动力循环 动力工程 
微机在线运行监测与生产管理网络系统
《广东电力》1994年第S1期26-30,共5页孙实文 王运路 武永运 郭彦秋 孙淦崧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发电厂的应用日益广泛,运用计算机实现机组运行在线监控与管理,为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和理代化信息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为了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促进企业发展,广州发电厂与西安交通大学协作,共同...
关键词:网络系统 运行监测 广州发电厂 生产管理 运行监视 信息管理 生产技术管理 应用软件 值长 交通大学 
微机在柴油机发电厂监控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广东电力》1994年第S1期31-34,17,共5页孙实文 王运路 王愚 雷永达 许世雄 
柴油机发电厂原有监控系统往往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给运行人员监视机组安全运行造成诸多不便。柴油机运行中故障率较高,且突发性事故较多,运行人员仅靠常规监测仪表往往难以掌握故障前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出现故障后,由于缺乏现场记...
关键词:微机系统 故障率 广州发电厂 现场记录 突发性事故 机组负荷 生产管理 交通大学 监测仪表 事故追忆 
广州发电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
《广东电力》1994年第S1期56-61,共6页王运路 孙实文 郭彦秋 孙淦崧 
现代化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不仅要求对大量信息迅速进行科学处理,而且还要求对复杂的管理问题进行最佳决策。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改变落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更新管理手段,建立以计算机为核...
关键词:广州发电厂 MIS 信息管理方式 最佳决策 信息管理系统 管理手段 应用软件 微机系统 经营管理 电力生产 
IMP分散式数据采集器及其应用
《广东电力》1994年第S1期66-70,共5页王运路 孙实文 郭彦秋 雷永达 
从50年代出现工业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之后,人们曾设想用一台计算机取代常规监测仪表来集中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但是实践证明:由于集中程度太高,对计算机可靠性的要求过于苛刻,而且许多设备的监控任务均由一台计算机承担,势必使计算机的结...
关键词:数据采集器 IMP 监控任务 分布式监控系统 监测仪表 程序编制 控制生产 造价高昂 检测与控制系统 修改软件 
IMP分散式数据采集器及其应用
《广东电力》1994年第3期59-63,共5页王运路 孙实文 郭彦秋 雷永达 
一、前言 从50年代出现工业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之后,人们曾设想用一台计算机取代常规监测仪表来集中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但是实践证明:由于集中程度太高,对计算机可靠性的要求过于苛刻,而且许多设备的监控任务均由一台计算机承担,势必使...
关键词:数据采集器 IMP 监控任务 分布式监控系统 监测仪表 程序编制 控制生产 造价高昂 控制系统 修改软件 
IMP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被引量:2
《电力技术(北京)》1989年第9期56-60,74,共6页孙实文 王运路 武永远 
利用数据转换技术(A/D和D/A)作为数据采集处理和过程控制的基本手段,已在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据采集与转换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数据采集系统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工...
关键词:IMP 分散式 数据采集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