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震夷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乌龟大斑芫菁习性生态繁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草药》《中药材》《中国中药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温湿度变化与两种芫菁繁殖的关系被引量:3
《中药材》1997年第6期277-278,共2页张含藻 薛震夷 张晓波 胡周强 
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两种药用芫菁繁殖与温湿度变化的关系,表明:交配的最适温度为22~28℃,湿度为60~90%,而大斑芫菁随着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交配活动逐渐减弱,眼斑芫菁则随着气温下降,相对湿度上升,交配活动逐渐减弱;产卵最适温湿...
关键词:大斑芫菁 眼斑芫菁 温湿度 繁殖 
乌龟生物学及生态特性的观察
《中草药》1991年第6期269-271,共3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唐明宽 梁大齐 
关键词:乌龟 生物学 生态学 
乌龟生长速度研究初报
《中国中药杂志》1991年第4期214-214,236,共2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乌龟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及摄食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适温区20~28℃,随着温度的上升,摄食量加大,其生长速度亦随之加速。在休眠期间,龟体的耗损量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关键词:乌龟 生长速度 气象因子 食物量 
乌龟在人工饲养下其生活、繁殖、冬眠等习性的观察
《中药材》1990年第12期12-15,共4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梁大齐 
乌龟是变温动物,其取食、冬眠、交配、产卵、孵化等习性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它们多生活于江河、湖泊、池塘和稻田等水域里.以水生蠕虫、鱼、虾、螺类和植物种子为食,耐饥力极强,在25~32℃生长发育较快,低于17℃时停止取食.在四川中南...
关键词:乌龟 人工饲养 
药用斑蟊生态的观察被引量:6
《昆虫知识》1990年第4期228-230,共3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大斑芫菁、眼斑芫菁为药用昆虫,是蝗虫的天敌,但为害豆类作物,每年发生1代。前者以幼虫越冬而后者以卵。二者各有所属栖息地,互不干扰。在室温和湿度相同情况下,卵的孵化时间眼斑比大斑芫菁长的多。在蝗虫密度较大时必有斑蟊分布,二者...
关键词:斑蟊 药用昆虫 生态 
乌龟资源调查报告
《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第12期4-5,共2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梁大齐 
通过实地考察,乌龟自然资源自60年代以来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原因是:除人为的无计划滥捕滥杀外,还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雌龟数量显著大于雄龟量,致使自然繁殖率降低。
关键词:乌龟 资源 调查 
药用斑蝥生态的初步研究
《中草药》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本文报道了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的蝥的栖息环境,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及生物群落等生态因子.
关键词: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斑蝥 生物群落 生态因子 栖息 种群 
乌梢蛇种群动态的初步调查被引量:1
《中药材》1989年第4期13-14,共2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陈学康 
本文报道了四川省南川地区乌梢蛇种群数量变动状况及其变动因素,并对乌梢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乌梢蛇 种群数量 动物药 
大斑芫菁生殖习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第5期18-19,共2页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大斑芫菁又名南方大斑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其生殖习性还未有详尽报道。为给今后开展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1987年对大斑芜菁的生殖习性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关键词:大斑芫菁 生殖 习性 南方大斑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