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作品数:5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亚历山大藻Q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环境科学》《海洋与湖沼》《环境科学学报》《海洋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产毒基因sxtA的qPCR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4
《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第2期279-287,共9页高岩 于仁成 柳阳 林佳宁 张清春 孔凡洲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00;U1406403);海洋公益项目(201305010)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包括石房蛤毒素(saxitoxin)及其同系物,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毒素,主要由甲藻和蓝藻产生。近年来,在蓝藻和甲藻中相继发现了一些与石房蛤毒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建立了基于特定产毒基因...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 亚历山大藻 SXT A4 Q PCR 长江口邻近海域 
一种基于RFLP分析的冈比亚藻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182-187,共6页吕意华 周进 郑伟 高岩 俞志明 郑天凌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201305016,201305022);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
雪卡毒素作为一种脂溶性藻毒素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冈比亚藻(Gambierdiscus spp.)是雪卡毒素的主要产生藻.不同的冈比亚藻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产毒性能,且存在地域差异性,因而对冈比亚藻的监测存在较大挑战.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地...
关键词:雪卡毒素 冈比亚藻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ACI I D1-D2 
长江口南部赤潮区春季表层沉积物中色素组成、含量与分布状况被引量:3
《海洋科学》2014年第10期30-39,共10页亢振军 于仁成 孔凡洲 高岩 王云峰 郭伟 陈建华 周名江 
科技部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10CB428705);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1121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6098);山东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406403);中国科学院先导资助专项(XDA11020304)
为剖析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硅藻藻华后期藻类沉降与底层水体缺氧现象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11年春季,在长江口南部赤潮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藻华发生后,表层沉积物...
关键词:藻华 沉积物 色素 低氧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被引量:19
《海洋与湖沼》2014年第4期855-863,共9页陈建华 于仁成 孔凡洲 高岩 罗璇 王云峰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6100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0号;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5010-1号
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经由食物链在滤食性贝类体内累积,危及人类健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可以对多类脂溶性藻毒素进行同步分析,是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检测的首选方法。本文应用液-质联用方法,对北黄...
关键词:脂溶性藻毒素 虾夷扇贝 北黄海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应用qPCR方法检测中国近海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研究被引量:5
《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8期2256-2263,共8页高岩 于仁成 张清春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176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No.4112106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No.2010CB428705)~~
亚历山大藻属的部分藻种(Alexandrium spp.)能够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T),是重要的有害藻华(HAB)原因种.由于亚历山大藻属中的有毒和无毒藻种形态相似,且海水中亚历山大藻的细胞密度通常很低,因此,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 有害藻华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