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倩倩

作品数: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更多>>
发文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黑色素瘤甲磺酸伊马替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输血杂志》《上海医药》《内科理论与实践》《白血病.淋巴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对SKM-1细胞P15^(INK4B)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输血杂志》2015年第5期509-513,共5页丁倩倩 陈勤奋 王小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583)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AC)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白血病细胞株SKM-1 P15INK4B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SKM-1细胞设4组,每组1×106个细胞,其中3组为DAC处理组,分别以1.5、3.0和6.0μmol/L DAC处理S...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SKM-1细胞 P15^INK4B基因 DNA异常甲基化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地西他滨 
去铁胺(DFO)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的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被引量:3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丁倩倩 陈勤奋 王小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583)~~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细胞株SKM-1的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作用。方法以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和DFO处理SKM-1细胞,按不同铁负荷分成3组:...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SKM—1细胞 去铁胺(DFO) P15INK4B.基因 甲基化 
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一例及IgG4相关性疾病文献复习被引量:2
《白血病.淋巴瘤》2013年第2期101-104,共4页牛强 丁倩倩 陈勤奋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IgG4-RRPF)和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IgG4-RR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相关文献并介绍一个新的临床病种IgG4-RD。结果患者,52岁,男性,以左...
关键词: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 IGG4相关性疾病 诊断 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上海医药》2013年第3期5-9,共5页丁倩倩 陈勤奋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eevec,格列卫)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先后被写入慢性髓性白血病、胃肠道间质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的国内、外治疗指南或共识。本文就此进行介绍,以期为该...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慢性髓性白血病 胃肠道间质肿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黑色素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观遗传靶向治疗现状
《上海医药》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丁倩倩 陈勤奋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表观遗传学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逆转表观遗传改变为靶的的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成为近年MDS治疗的新方法。本文对MDS的表观遗传...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 
粒细胞的循证输注被引量:3
《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吴蓓倩 丁倩倩 陈勤奋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0×10^9/L,中性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粒缺)是指ANC〈0.5×10^9/L,严重粒缺(profound neutropenia)是指ANC〈0.1×10^9/L。
关键词:粒细胞输注 循证医学 感染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8
《肿瘤》2012年第3期218-221,共4页丁倩倩 陈勤奋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浆细胞疾病,对常规治疗反应率低且预后不良。PPCL发病前无浆细胞骨髓瘤病史。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如硼替佐米以及新治疗方法如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
关键词:浆细胞白血病 原发性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硼替佐米 预后 
输血的非传染性严重危害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陈勤奋 丁倩倩 朱萍 
1900年人类ABO血型系统被发现,开启了安全输血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期,临床输血由全血输注过渡到成分输血,成为输血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和现代输血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输血 不良反应 并发症 非传染性严重危害 血液预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