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渊慧

作品数:8被引量:9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深穿透地球化学隐伏矿矿带冈瓦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通报》《物探与化探》《古生物学报》《地质与勘探》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西藏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冈瓦纳和特提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和古生物对比的桥梁被引量:17
《地质通报》2007年第1期31-41,共11页姚建新 纪占胜 武桂春 詹立培 刘贵忠 蒋忠惕 傅渊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018;4030200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4;1212010661312;1212010611702)
西藏北部申扎县永珠地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中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化石丰富。该剖面中查果罗玛组碳酸盐岩地层(泥盆纪—早石炭世)和下拉组(中二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之间的碎屑岩夹灰岩地层,在沉积上表现为冰海相杂砾岩,...
关键词:冈瓦纳 特提斯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混生动物群 冰海相沉积 中扎 西藏 
西藏申扎地区晚石炭世牙形石Neognathodus动物群的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0
《地质通报》2007年第1期42-53,共12页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刘贵忠 蒋忠惕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4;1212010661312;1212010611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02003;40572018)成果
藏北申扎地区永珠组中上部发现了Neognathodus牙形石动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Neognathodus cf.symmetricus-N.cf.asymmetricus组合、Neognathodus medadultimus-N.medexultimus-N.roundyi组合、Rhachistognathus sp.A-Neognathodus ultimu...
关键词:牙形石 Neognathodus 晚石炭世 冈瓦纳 特提斯 西藏 
藏北申扎地区下石炭统永珠组下部孢子组合的特征及意义被引量:8
《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3期399-409,共11页纪占胜 姚建新 高联达 武桂春 蒋忠惕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No.200313000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0302002;40572018)联合资助课题。
报道藏北申扎永珠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永珠组孢子组合,发现孢子43属,70余种(包括未定种)。组合特征如下:1)缺乏欧美植物地理区早石炭世典型的石松类植物的小孢子Lycospora属及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重要孢子属;2)出现较多早石炭世早期...
关键词:孢子组合 冈瓦纳冰川 永珠组 维宪阶 西藏 
拉萨北部旁多群坠石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8
《地质通报》2005年第6期542-548,共7页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蒋忠惕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02002)资助成果。
报道了新发现的旁多群中部的打鲁雄剖面及其含有典型坠石的沉积特征。该剖面旁多群中部以陆源碎屑少、悬浮泥质沉积为主的欠补偿的深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同时夹有水下冰碛岩、重力流沉积等。纹层状—薄层状的粘土质岩层内分布着粒径是...
关键词:拉萨北部 旁多群 冰海相沉积 杂砾岩 含砾板岩 坠石沉积 
拉萨林周地区下二叠统旁多群地层层序、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被引量:10
《地质学报》2005年第4期433-443,i0001-i0003,共12页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詹立培 蒋忠惕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02002)资助的成果。
西藏拉萨林周地区的下二叠统旁多群的地层层序以前并不十分清楚,其中“杂砾岩”的成因也争议很大。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在林周旁多地区新发现了其中部的含有坠石的纹层状粘土岩,并建立了旁多群中部和上部的地层序列。旁多群...
关键词:下二叠统 旁多群 冰海相沉积 杂砾岩 含砾板岩 裂谷环境 拉萨林周 岩石学特征 地层层序 成因 
戈壁覆盖区金窝子矿带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被引量:26
《地质与勘探》2004年第6期65-70,共6页叶荣 王学求 赵伦山 陈德兴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KD9904005);国家攻关项目(编号:2001BA609A-03)联合资助。
文章以金窝子金矿带为例,讨论戈壁覆盖层的分带结构,以及金等成矿元素在干旱景观区的表生迁移和矿化信息的传递机制;试验研究了本区土壤和活动态测量等深穿透方法效果,提出了戈壁覆盖区化探勘查和找隐伏矿的技术方法。通过重点剖面和120...
关键词:戈壁 地球化学方法 矿带 覆盖区 地球化学测量 金矿化 隐伏矿 土壤 干旱 分带 
金窝子矿带戈壁覆盖区化探深穿透找矿方法研究被引量:20
《地质与勘探》2003年第6期90-93,共4页叶荣 王学求 赵伦山 陈德兴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KD9904005);国家攻关项目(编号:2001BA609A-03)资助。
以金窝子金矿带为例,重点研究东天山地区戈壁覆盖层的分带结构、成分、性质和成因,以及金等成矿元素在干旱景观区表生迁移与矿化信息的传递机制。通过垂直剖面分析查明,戈壁覆盖层主要由坡—冲积层和冲—洪积层互层构成,其中坡—冲积层...
关键词:化探 戈壁覆盖层 矿化信息 找矿方法 砾土戈壁 金表生迁移 
新疆金窝子矿区深穿透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被引量:31
《物探与化探》2003年第4期247-250,254,共5页王学求 刘占元 叶荣 程志中 傅渊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DKD9904005项目;国家基础研究G1999043212项目资助
在新疆金窝子金矿区,利用2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金属活动态提取方法和电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在隐伏矿上方有效地发现异常。在干旱荒漠区由于氧化作用和蒸发作用强烈,地表形成氧化地球化学障和大量盐类...
关键词:深穿透地球化学 隐伏矿 干旱荒漠 对比试验 金属活动态提取方法 电地球化学方法 探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