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陶钧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大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动谱相关震源谱震源有限断层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地震工程》《自然灾害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捏拢效应与P-Δ效应对地震延性需求和损伤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第4期94-105,共12页余波 刘陶钧 洪汉平 
中国留学基金委研究生专项(2008666001);中国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项目(2009612007)
文中定量地分析了捏拢效应和P-Δ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延性需求和Park-Ang地震损伤指标的概率统计特征的影响。采用Bouc-W en模型描述具有P-Δ效应、捏拢效应、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典型特性的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根据非弹...
关键词:捏拢效应 P-Δ效应 地震延性需求 Park-Ang地震损伤指标 BOUC-WEN模型 
近场地震动估计中高、低频地震动的叠加被引量:2
《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第4期84-89,共6页孙晓丹 陶夏新 刘陶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58和9071503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13B02)
研究了近场地震动场估计中高、低频地震动叠加过程中的4个问题,分别是高频地震动位移和速度时程的计算方法、滤波与微分或积分的顺序、叠加与微分或积分的顺序以及传递函数与叠加的顺序问题。最后,基于这4个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
关键词:地震动叠加 滤波 微分 积分 
马衔山北缘断裂西段地震动场估计的震源模型被引量:6
《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第3期60-66,共7页刘海明 陶夏新 孙晓丹 刘陶钧 
桥梁结构抗震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58,90715038);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13B02);交通部人才项目
为估计近场地震动场,研究了设定在邻近兰州市马衔山北缘断裂西段一个6.5级地震的震源模型。在这个混合震源模型中有2类震源参数。全局参数主要根据区域地壳结构、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半经验标定公式确定。局部参数分两组,一组是描述凹凸体...
关键词:近场地震动 混合震源模型 全局参数 局部参数 
地震动随机合成中与震源谱相关的动力学拐角频率被引量:7
《地震学报》2009年第5期537-543,共7页孙晓丹 陶夏新 王国新 刘陶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58;9071503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13B02)资助
介绍了基于有限断层震源的地震动随机合成中静力学拐角频率和动力学拐角频率,讨论了两者的缺点;进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震源谱模型,它能够表达破裂面上地震波频率辐射不均匀性、大震时拐角频率随破裂面积增加而有所下降的趋势.据此,可以...
关键词:震源谱 动力学拐角频率 随机合成 有限断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