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平

作品数:12被引量:3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场协同换热强化热力学全相位对流换热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膜科学与技术》《化工学报》《甘肃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铁电体极化的时空有序化及其热力学补偿
《现代物理》2023年第2期23-27,共5页卢路 俞树荣 郭丹丹 卢小平 
铁电体的极化效应在信息存储、精密测量、自动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揭示铁电相与顺电相的反转机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孤立系热功转换的时空有序化补偿,发现了临界温度两侧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时空有序化补偿...
关键词:铁电体 铁磁体 对称性破缺 铁电相 精密测量 顺电相 自动控制 信息存储 
铁电体极化的时空有序化及其热力学补偿
《现代物理》2022年第2期23-27,共5页卢路 俞树荣 郭丹丹 卢小平 
铁电体的极化效应在信息存储、精密测量、自动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揭示铁电相与顺电相的反转机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孤立系热功转换的时空有序化补偿,发现了临界温度两侧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时空有序化补偿...
关键词:铁电体 铁磁体 对称性破缺 铁电相 精密测量 顺电相 自动控制 信息存储 
膜蒸馏系统的热质扩散耦合分析
《膜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51-55,62,共6页吉彦龙 卢小平 魏彦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6010)。
从相变耦合、逆流换热耦合以及蒸汽分子在膜孔中热质扩散耦合的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热物料侧相变热质传递过程、膜蒸馏系统逆流换热过程以及蒸汽分子在膜孔中的热质扩散过程,并建立了三者与膜通量之间的关系式.得出自发的蒸汽分子迁移...
关键词:相变 热质扩散耦合 逆流换热强化 膜通量 
氨合成反应中的热交叉现象及其热力学耦合机制被引量:1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74-77,共4页郭丹丹 卢小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6010).
为了从全新的角度给出氨的工业合成反应的热力学解释,基于对传热过程与广义做功过程构成的准孤立系统所满足的全相位熵产率方程进行熵产分析,揭示了氨合成反应中蕴含了自发传热过程与非自发化学反应过程之间的热力学耦合,并以此为基础...
关键词:热交叉现象 氨合成反应 热力学耦合 
地幔对流的热力学耦合机制
《甘肃科学学报》2017年第5期6-8,32,共4页卢小平 龚秀娟 余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66010)
板块构造学建立以后,地幔对流运动被普遍认为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但目前尚未对其蕴含的热力学机制给出解释。基于广义的卡诺热机模型,通过对地幔与地表所构成的准孤立系统的分析,揭示了系统中自发传热过程与非自发的广义做功过程,即地...
关键词:广义热机模型 地幔对流 热力学耦合 
射流冲击换热强化的场协同及热力学耦合被引量:2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59-61,共3页卢小平 何爱玲 郭丹丹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11ZRJA034)
射流冲击换热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其垂直入射时的局部传热强化效应已得到了实验及数值方法验证.基于流动换热过程的热流散度方程,分别就固体壁面被加热及冷却两种情况,对射流冲击换热中传热及传质过程的交叉效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结...
关键词:射流冲击换热 热流散度方程 热力学耦合 场协同 
从场协同到热力学耦合:流动换热强化的热力学机制被引量:9
《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第10期160-163,171,共5页卢小平 俞树荣 郭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22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11ZRJZA034);国家质检公益专项(201310152)资助项目
根据热流的散度方程,分析质量流与热流之间不同相位关系时流动换热强化的两种热力学机制。当质量流与热流之间同相位时,两者的相位差越小,流动换热的强度越大,它反映两个正熵产率的自发过程之间能量传递的场协同机制,且传热过程熵产率...
关键词:流动换热 散度方程 场协同 热力学耦合 
热力学耦合的相位描述及其最小耗散原理被引量:13
《甘肃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15-17,共3页卢小平 郭丹丹 俞树荣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ZRJZA034)
对热力学耦合进行相位描述,并对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熵产率方程进行了相位拓展,建立了蕴含热力学耦合机制的全相位熵产率方程。广义力与广义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唯像地决定了热力学过程的性质。当广义力与广义流之间同相位时,为熵产率大...
关键词:热力学耦合 相位描述 全相位熵产率方程 最小耗散原理 
流动换热强化的能量传递转换机制及其最小熵产原理被引量:7
《化工学报》2014年第S1期336-339,共4页卢小平 俞树荣 余建平 何爱玲 郭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5020)~~
在线性非平衡区域,对熵产率方程进行了相位拓展,建立了流动换热熵流变化与体系总熵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熵产越小时熵流越大,则换热强度越大。当传热与传质均为自发过程,质量流与热流之间同相位时,两者的相位差越小,流动换热的强度越...
关键词:全相位熵产率方程 场协同 热力学耦合 对流换热 最小熵产原理 
基于热容流率的换热网络夹点设计法被引量:4
《现代化工》2012年第5期111-113,共3页张飞龙 申玲 卢小平 李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410026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4RJZA008)
以Linnhoff换热网络夹点技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在进行换热网络设计时,考虑热容流率随温度发生变化时确定夹点位置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计算。该法对夹点位置、最小温差、公用工程用量的确定更加准确,对投资费用的估算也更接近于实际。
关键词:换热网络 夹点技术 热容流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