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宋丹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黄梅戏现代黄梅戏阴柔之美民族音乐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生活(下旬刊)》《大舞台》《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现代黄梅戏《李四光》中的男腔特征
《大舞台》2013年第12期17-18,共2页宋瑾 史宋丹 
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黄梅戏男腔发展研究>2012G202;湖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10CR121;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革结束后,黄梅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黄梅戏作品。其中以男角为主的男腔戏却屈指可数,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女角为主的女腔戏。正因如此,如今黄梅戏也被渐渐赋予了"阴柔之美"的定义。那么,现代黄梅戏男腔发生了怎...
关键词:黄梅戏 男腔 《李四光》 
黄梅戏的历史考源
《大舞台》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金白颖 史宋丹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
黄梅戏起源于何地、属于何种音乐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公认的说法就是湖北黄梅说。笔者通过文献考源、剧目考源、唱腔结构以及男女分腔等方面对黄梅戏的历史进行了考证,最终得出结论黄梅戏的确源自湖北黄梅的黄梅采茶戏。
关键词:黄梅戏 黄梅采茶戏 历史考源 
论黄梅戏三个发展时期的男腔特征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宋瑾 史宋丹 
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G202;湖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10CR121
湖北的黄梅采茶戏传至安徽变化发展为"黄梅调",新中国成立后"黄梅调"更名为"黄梅戏",并得到快速发展。黄梅戏男腔跟随着黄梅戏的脚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本文从黄梅戏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以每个阶段的代表唱段为基础,从音乐本体上...
关键词:黄梅戏男腔 黄梅采茶戏 黄梅调 民族音乐学 
论现代黄梅戏《李四光》中的男腔特征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年第3期106-107,共2页宋瑾 史宋丹 
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黄梅戏男腔发展研究》2012G202;湖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10CR121
文革结束后,黄梅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大量优秀黄梅戏演员和作品涌现。然而就是在《中国戏剧网》2010年1月27日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剧目综述》的文章中,对黄梅戏却有了一个新的定义“阴柔之美”。为何现代黄...
关键词:现代 黄梅戏 男腔 《李四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