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作品数:11被引量:2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场碰撞造山带增厚陆-陆碰撞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高校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的深层动力过程与陆─陆碰撞新模型被引量:68
《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第4期481-494,共14页滕吉文 张中杰 王光杰 刘宏兵 胡家富 张秉铭 陈云 张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374198;国家科学技术部专题项目
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和其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是该区深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圈、层结构与物质运移及其耦合的产物.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错综的深层动力过程是本质.基于地震Rayleigh波三维速度结...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 深层动力过程 陆-陆碰撞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和羌塘盆地的瑞雷波频散与三维速度结构被引量:1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第5期632-648,共17页滕吉文 胡家富 张中杰 王光杰 赵爱华 陈云 张慧 
本文利用我国地震台站数字记录的瑞雷波资料,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和网格频散反演方法,求得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和羌塘盆地的瑞雷波频散和群速度的三维结构。再结合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该区不同构造地带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
关键词:瑞雷波频散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记录 青藏高原 
地球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动理论、检测与应用研究被引量:6
《地学前缘》1998年第1期83-90,共8页滕吉文 王光杰 杨顶辉 张秉铭 张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下岩石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不同类型体波间相互耦合,横波发生分裂,波速度频散依赖于传播方向等。薄互层与裂隙定向分布等产生视各向异性,它在石油地震勘探、地震预测和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中有...
关键词:地球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波动理论 油气勘探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环境变化被引量:12
《地学前缘》1997年第2期247-254,共8页滕吉文 张中杰 张秉铭 张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带地球深部结构、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探讨了冈瓦纳古陆解体后,印度板块北进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后效。由于印度板块中、上地壳与地幔盖层物质挤入,南北双向挤压力系以及复杂深层动力过程的作用,深部物...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壳缩短 大陆动力学 环境变化 隆升 
渤海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潜在地幔热柱的异常构造背景被引量:76
《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第4期468-480,共13页滕吉文 张中杰 张秉铭 杨顶辉 万志超 张慧 
渤海是中国东部陆缘的一个裂谷型盆地,通过重力、航磁、古地磁、天然地震、地热、应力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地震层析成像等资料,对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带的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效应和深层物理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这一盆地是由NNE-N...
关键词:渤海 岩浆活动 地球物理场 地幔热柱 异常构造 
多波多分量地震合成记录上的煤层特征指示研究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74-77,共4页潘冬明 杨顶辉 张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有限差分法弹性波场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产状、断块分布与尖灭煤层体地质环境下的井中激发与接收的多波多分量地震记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水平产状、断块分布与煤层尖灭情形下三分量地震记录上的波场特征。研究表明,水平产状煤...
关键词:煤矿床 煤层 地震勘探 地震记录 
含煤层地质环境下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第1期74-83,共10页潘冬明 杨顶辉 张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40405;中国科学院院长专项基金
本文对含低速煤层地质环境下弹性波场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厂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人工边界反射进行了有效处理,频散效应得到了有效的压制,对几种不同激发与观测排列方式下(地面激发、低速煤层中激发以及地面观测与VSP观测)的弹...
关键词:煤矿床 含煤层 地质环境 地震波场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下)被引量:37
《高校地质学报》1996年第3期307-323,共17页滕吉文 张中杰 胡家富 尹周勋 刘宏宾 万志超 杨顶辉 张秉铭 张慧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下)滕吉文张中杰胡家富尹周勋刘宏宾万志超杨顶辉张秉铭张慧(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接本刊2卷2期133页)4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短缩的物理-力学机制讨论青藏高...
关键词:青藏高原 整体隆升 地壳短缩 增厚 物理力学 
青藏高原地体划分的地球物理标志研究被引量:43
《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第5期629-641,共13页滕吉文 张中杰 杨顶辉 万志超 张秉铭 张慧 
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学;岩石圈构造演化实验室资助
基于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结构和复杂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提出依据地震活动与波场标志、岩石层结构与速度场标志、古地磁标志、位场标志、温度场标志、地质与构造标志作为进行青藏高原地体划分的原则.据此,由北向南将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体 地球物理标志 地体划分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上)被引量:39
《高校地质学报》1996年第2期121-133,共13页滕吉文 张中杰 胡家富 尹周勋 刘宏宾 万志超 杨顶辉 张秉铭 张慧 
本文综合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地壳与地幔结构、地球物理场特征,对青藏高原整体隆升的物理一力学机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隆升、地壳短缩和增厚的动力学模式。论文对以下五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第一,青藏高原巨厚的地...
关键词:青藏高原 整体隆升 地壳短缩 增厚 物理-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