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枫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存在焦虑修养焦虑文体事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中)》《文教资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文学“挽救”的可能及其限度——余一鸣小说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12期194-200,共7页赵普光 徐枫 
余一鸣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揭示"—"挽救"的基本模式,其叙述网络隐含着双重构成:乡村到城市的位移、"父与子"关系的塑造。余一鸣小说对于"人性"的依赖以及小说有关人性卑污的描述与关注,形成了对于现实权力的祛魅和解构,进而折射出对文学...
关键词:余一鸣 叙述模式 “挽救” 人性 张力 
文体·抽象·焦虑——沈从文《烛虚》与朱光潜《谈修养》比较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5年第35期104-106,共3页徐枫 
本文从形式和内容分析比较了《烛虚》和《谈修养》的异与同,最后将重点落在沈从文作出的关于"生命"的抽象思索,这一抽象思索不同于当时主流国家—民族政治话语。
关键词:沈从文 烛虚 朱光潜 谈修养 审美焦虑 事功焦虑 存在焦虑 
论战的“策略”——关于《华盖集》的断想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徐枫 
鲁迅在《华盖集》中所表现的鲜明的个人立场,是其有别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独异特征,从中也可以看出在进行泼辣的社会文明批评的同时,鲁迅也在绝望中尝试努力构建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民间主体性。
关键词:鲁迅 不统战 不合作 民间主体性 言行区隔 
英雄的式微——施蛰存历史小说探析
《文教资料》2012年第33期63-65,共3页徐枫 
施蛰存通过对“英雄”自身心理的剖析、对人民群像或个体的塑造以及处于“英雄”对立面的女性形象的刻画.使曾经的英雄走下了神坛,他们深陷在对性欲的苦闷和对女性的崇拜之中不能自拔,从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施蛰存 历史小说 人民意识 平等意识 女性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