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允孚

作品数:84被引量:1284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层序地层硅质岩磷块岩下奥陶统泥盆纪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大自然探索》《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学前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储层预测——十万大山地区的应用被引量: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第3期413-421,共9页李国蓉 王鑫 周心怀 乔占峰 曾允孚 
利用层序地层学研究可将碳酸盐岩储层分为层序内部储层和层序界面储层。在研究中首先根据碳酸盐岩生长率判断上述两类储层的发育潜力;然后,通过等时单元礁滩相展布的精细刻划预测层序内部储层的发育分布,通过层序不整合面类型及性质分析...
关键词:层序内部储层 层序界面储层 碳酸盐岩生长率 储层预测 泥盆系-下三叠统 十万大山 
十万大山地区下-中泥盆统白云岩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1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668-671,共4页李国蓉 曾允孚 周心怀 于海波 
以广西十万大山地区下-中泥盆统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在白云岩层序地层划分、白云岩或白云石成因类型认识的基础上,探索了白云岩成因类型发育与层序地层的关系,建立了区内下-中泥盆统层序地层框架内的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即高水位体系域晚期...
关键词:十万大山 下-中泥盆统 层序地层 白云石化模式 储层 
松辽盆地北东区扶杨油层孔隙流体地球化学与砂岩成岩相研究被引量:10
《地质学报》2002年第4期557-565,共9页楼章华 金爱民 朱蓉 蔡希源 高瑞祺 曾允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9894190-11)资助成果
不同孔隙水成因的局部水动力单元是决定扶杨油层砂岩成岩相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区可以划分出与局部水动力单元直接相关的四个成岩相:大气水淋滤成岩相、混合水成岩相、埋藏压实水成岩相和古蒸发浓缩水成岩相、各成岩相的成岩特征...
关键词:扶杨油层 地球化学 砂岩 孔隙水 成岩作用 成岩相 松辽盆地 
西成矿化集中区热水沉积岩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及其意义被引量:26
《沉积学报》2002年第1期41-46,共6页孙省利 曾允孚 
利用硅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 ,对西成矿化集中区与矿体紧密伴生的热水沉积岩的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硅质岩的硅同位素δ3 0 SiNBS -2 8=- 0 .6‰~ - 0 .1‰ ,硅主要来源于下伏沉积岩 ;热水沉积岩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 86Sr变化...
关键词:西成矿化集中区 热水沉积岩 氧同位素 物质来源 硅同位素 锶同位素 碳同位素 成矿作用 
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被引量:31
《矿物学报》2001年第4期571-577,共7页王国芝 胡瑞忠 王成善 曾允孚 
云南省院校科技合作项目 (YK980 0 8 3) ;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项目"
采用构造 沉积综合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的盆地、构造和深部地质背景。研究表明 ,控矿的古新世—中始新世盆地为走滑拉张盆地 ,研究区先后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早期的走滑和拉伸 ,中始新世—渐新世的挤压推覆和...
关键词:走滑拉张盆地 同生断裂 逆冲推覆 成矿过程 沉积体系 铅锌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 
滇西昌宁-孟连带海西-印支期成因地层学分析被引量:5
《矿物岩石》2000年第4期31-36,共6页崔春龙 曾允孚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资助
地层层序和地层分区研究是造山带地质研究的关键之一。过去通常以古生物及其古地理资料为主要依据划分对比地层 ,对哑地层则采用岩石地层方法。由于昌宁 -孟连带构造地层状况复杂 ,利用单一方法进行以上工作有困难 ,故采用了沉积环境分...
关键词:成因地层 地层分析 造山造 岩石地层 大地构造 沉积环境 
西成铅锌成矿带泥盆系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成矿被引量:23
《西北地质》2000年第2期1-7,共7页孙省利 高兆奎 魏晓辉 曾允孚 
在西成铅锌成矿带中 ,硅质岩是主要的含矿岩石之一。硅质岩常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 ,具有块状、纹层状、角砾状和多孔状构造。硅质岩中常有热水沉积矿物重晶石、铁白云石和草莓球状黄铁矿出现。在毕家山 -邓家山式热水沉积改造矿...
关键词:西成铅锌成矿带 硅质岩 地质地球化学 泥盆系 
造山作用与沉积响应被引量:41
《矿物岩石》2000年第2期49-56,共8页李勇 王成善 曾允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980 2 0 13 );地质矿产部青年地质学基金!( Qn979816)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大陆上最基本的两个构造单元 ,具有盆山转换和盆山耦合的地质特征。造山作用主要体现为逆冲作用和走滑作用 ,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所产生的构造负荷是前陆盆地生长的构造动力 ,控制前陆盆地的沉降 ,形成可容空间 ,并提...
关键词:盆山耦合 沉积响应 地层标识 造山作用 
滇西高原的隆升与莺歌海盆地的沉积响应被引量:45
《沉积学报》2000年第2期234-240,共7页王国芝 王成善 曾允孚 赵锡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 19980 4 0 80 0 ) ;]国土资源部"GIS支持下的青藏高原隆升与沉积响应研究"资助
滇西高原的隆升引起莺歌海盆地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的陡增、层序界面间的不整合 ,高原内部盆地沉积速率增加、充填序列改变、间歇性隆升剥蚀。根据这些响应标志重塑了滇西高原的隆升历史 :(1 ) 2 3~ 1 9Ma的初始隆升 ;(2 ) 1 6 .2~ 1...
关键词:滇西高原 莺哥海盆地 隆升 沉积响应 盆地沉积 
龙门山南段前陆盆地中—新生代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被引量:8
《中国区域地质》2000年第1期77-84,共8页彭军 陈洪德 曾允孚 
龙门山南段前陆盆地发育了巨厚的陆源沉积岩,其中砂岩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在详细观察描述砂岩宏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新生代砂岩的物质成分及结构特征,指出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至低...
关键词:龙门山 前陆盆地 中-新生代 砂岩特征 物源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