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智

作品数:43被引量:35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储能出口布雷顿循环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热力发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5 MW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锅炉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热力发电》2024年第12期39-48,共10页乔永强 王生鹏 白文刚 张一帆 张旭伟 李红智 杨玉 顾正萌 姚明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104400)。
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锅炉调峰能力是实现S-CO_(2)燃煤发电机组灵活运行的关键。研究S-CO_(2)锅炉动态特性有助于优化锅炉运行控制。以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5MW S-CO_(2)循环发电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和传热学原理,...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仿真模型 动态特性 边界条件 
Laval喷管中CO_(2)凝结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电力科技与环保》2023年第6期465-470,504,共7页杨玉 吴家荣 韩煜航 吴帅帅 蒋世希 李凯伦 张一帆 李红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806172)。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压缩机入口参数接近临界点,叶轮附近的局部加速现象会引发两相区的出现,这可能会对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为了深入认识并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文将液滴凝结经...
关键词:二氧化碳凝结 Laval喷管 数值模拟 离散颗粒模型 
铅铋快堆-超临界CO_(2)循环系统中铅铋/超临界CO_(2)换热研究综述
《电力科技与环保》2023年第6期471-483,共13页倪依柯 李红智 张一帆 杨玉 吴帅帅 姚明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U20B2035)。
铅铋快堆(lead-bismuth fast reactor,LFR)与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循环耦合系统是提升核能利用效率,优化核能应用现状的突破性技术。为了准确把握该系统中耦合换热这一关键问题的发展动态与现状,从中间换热器...
关键词:铅铋合金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中间换热器 流动换热 
梯级利用烟气余热的超临界CO_(2)与ORC联合循环
《电力科技与环保》2023年第6期505-513,552,共10页高炜 李红智 张一帆 杨玉 韩煜航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23-CX-TD-18)。
燃机+底层循环是目前可行性高、效率高、变负荷能力强的重要分布式能源技术,目前成熟的燃机底层循环是传统的蒸汽朗肯循环。为进一步提高燃机综合利用效率,寻找到可以更好的与燃机余热热源匹配并最大化余热发电量的新型底层循环,研究分...
关键词:S-CO_(2)布雷顿循环 ORC 联合循环 余热回收 分布式能源 
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研究
《热力发电》2023年第11期20-28,共9页吴家荣 李红智 杨玉 张一帆 杨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B20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501004);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23-CX-TD-18)。
为研究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冷侧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和热侧气态CO_(2)为工质,分析了冷侧进口温度313.15~353.15 K,热侧进口温度553.15~593.15 K,冷热侧热工水力特性的变化,比较了NACA0...
关键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S-CO_(2) 换热性能 类菱形肋片流道 
褐煤热泵预干燥超临界CO_(2)循环发电系统理论研究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3年第7期1753-1761,共9页张旭伟 张一帆 李红智 吴家荣 乔永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0YFF0218104)。
褐煤含水量高,直接燃烧发电存在效率低、投资大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褐煤热泵预干燥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并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和褐煤热泵预干燥系统的耦合计算模型,以某660MW发电系统为例,对直燃褐...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 燃煤电站 褐煤热泵预干燥 [火用]分析 
超临界二氧化碳轴流透平进排气壳体性能影响研究与验证被引量:1
《热力发电》2023年第6期135-145,共11页刘红丹 王磊 周东 但光局 李红智 何丹 邓德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501004-4)。
透平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目前缺乏针对机组整体性能的可靠评估与试验验证。针对某S-CO_(2)机组轴流透平不同工况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仿真与测试的对比分析,重点讨论了进排气壳体对机组性能的...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 轴流透平 非对称进排气 叶冠 试验测试 
大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电力科技与环保》2023年第3期249-255,共7页杨玉 郭子岗 李红智 张一帆 张磊 吴家荣 吴帅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6172)。
为了揭示大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传热特性,重点研究集箱结构的均流性能,将换热器芯体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并对完整的冷热板片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以研究交叉流对大型换热板片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换热芯体表面的速度...
关键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进出口结构 流动均匀性 交叉流 换热器效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实际气体效应和湍流效应分析被引量:2
《热力发电》2023年第6期63-72,共10页韩煜航 李红智 张一帆 杨玉 李凯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501004)。
实际气体效应和湍流效应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干气密封性能影响很大。建立了典型的螺旋槽干气密封计算模型,采用CFD软件求解S-CO_(2)干气密封端面流动方程,获取流体在密封槽间隙间的流动状态,研究了不同转速下实际气体效应和湍流...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 干气密封 实际气体效应 湍流效应 
基于二氧化碳热力循环的储能研究综述被引量:2
《热力发电》2023年第6期12-23,共12页杨玉 黄斌 孟欣 李红智 张一帆 张旭伟 吴家荣 李凯伦 姚明宇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资助(2023-CX-TD-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B2035);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TA-20-TYK28)。
基于二氧化碳热力循环的储能技术,结合二氧化碳循环的优良性能和捕集后二氧化碳的再利用需求,有望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针对基于二氧化碳循环的储能技术进行了定义,并依据各储能方案的技术特点将该储能划...
关键词:二氧化碳 热力循环 储能 压缩气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