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轩

作品数:11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地质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下水地质处置铀矿降水工程基坑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下水》《勘察科学技术》《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恒定流条件下单裂隙核素迁移模型被引量:3
《勘察科学技术》2001年第6期7-10,共4页李金轩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中 ,人们期望地质处置库能长时间 (通常为数百万年 )有效地隔离放射性核素。在如此长的时间范围内 ,由于气候、海平面等变化 ,地下水水流条件也将随时间变化。为了评价地下水水流条件的变化对放射性核素迁移行...
关键词:地质处置 核素迁移 地下水 双重介质理论 非恒定流 放射性核素 
平面单裂隙介质中核素的迁移模型被引量:2
《地下水》2001年第3期128-130,共3页李寻 李金轩 
本文提出核素在平面单裂隙中的迁移模型 ,用于模拟放射性核素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问题 。
关键词:裂隙介质 核素 迁移模型 放射性废物 地质处置 
基于双重介质理论的单裂隙核素迁移模型被引量:6
《勘察科学技术》2001年第2期7-11,共5页李金轩 李寻 
该文以基于双重介质理论的单裂隙迁移模型为基础 ,介绍裂隙介质中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的模拟方法。
关键词:单裂隙核素迁移模型 高放废物 安全性能评价 双重介质理论 
井流模拟试验教学的实践与发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年第5期43-44,46,共3页李金轩 吴彬 胡金珠 
江西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本文介绍了井流模拟试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井流模拟试验场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井流 模拟试验 教学 地下水 
原地破碎浸出试验时溶浸液垂向入渗过程的数据模拟被引量:2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239-243,共5页李金轩 史维俊 张卫民 邓国泉 常用文 李政 
本文通过原地破碎浸出试验时溶浸液运动规律的分析,将溶浸过程中溶浸液的运动分为非饱和带内垂向入渗和饱和带内水平向径流两个主要阶段,并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还对溶浸液的垂向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关键词:溶浸开采 地浸 溶浸液 数值模拟 铀矿 采矿 
有均匀入渗时的潜水稳定井流公式
《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第2期8-10,共3页李金轩 李寻 
考虑到潜水含水层普遍存在入渗补给这一客观事实,本文应用迭加原理推导、建立有均匀入渗条件下潜水稳定井流公式.
关键词:入渗 潜水含水层 稳定流 潜水井流 公式 地下水 
EQ3/6程序在硬岩铀矿溶浸工艺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362-363,共2页张卫民 史维浚 李金轩 邓国泉 常用文 李政 
本文结合牛尾岭铀矿床溶浸试验的有关工艺条件,应用EQ3/6程序,对溶浸过程中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探讨了EQ3/6程序在硬岩铀矿溶浸工艺中应用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EQ3/6程序 地球化学模式 溶浸 采矿 铀矿 
IADI法在砂井排水固结计算中的应用
《勘察科学技术》1995年第6期30-32,29,共4页李金轩 
本文用IADI法(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法和迭代法的综合)求解柱坐标系下的三维轴对称固结方程,并结合其具体的初边值条件,将该方法应用到破井排水加固地基的固结计算中去。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IADI法 砂井排水 地基加固 软土地基 
非饱和裂隙介质中地下水流的运动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232-238,共7页李金轩 
本文分析了控制裂隙多孔介质中水流渗透的基本过程,给出了各阶段锋面运动的渐近解,并与数值解进行对比。其成果适用于核废物处置、有害废物处置及石油回采等方面。
关键词:非饱和裂隙介质 地下水流 地下水运动 
基坑井点降水工程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3
《勘察科学技术》1994年第5期39-41,共3页李金轩 
本文介绍线性规划模型在基坑井点降水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用该方法所确定的降水设计方案,能在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使排水工程成本降至最低。
关键词:井点降水 设计 最佳化 深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