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经济周刊更多>>
发文主题:减轻农民负担惠民政策农电改革农电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经济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江西峡江移民新村里的“黑心事”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20期46-47,共2页董显苹 赵静 
江西省峡江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村——巴邱镇蒋沙村移民新村的房子,2010年底开建,但仅仅过了一个新年,今年2月初,蒋沙村村民就发现未完成的新房部分墙体出现了起鼓包现象.严重的甚至发生了爆裂和倾斜,甚至只要用手轻轻一扣,就会...
关键词:移民村 峡江县 江西省 水利枢纽工程 2010年 村民 
缺煤是导火索 江西首显“淡季”电荒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16期44-45,共2页董显苹 赵静 
3月底以来,江西全省供用电开始紧张,首次出现了“淡季”缺电现象,并有可能由季节性缺电转为常态性缺电。据内部知情人士介绍,缺电的根源在于煤的短缺。
关键词:淡季 江西 缺电现象 电荒 供用电 季节性 知情人 
争议平其俊
《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27期16-20,共5页董显苹 赵静 杨英 
平其俊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就连平其俊本人也感觉"自己已是一块黑炭,无法洗白。"在网络上,平其俊或者"平主任"的标签是"拍马屁"和"官腔"。哪怕是一些简单辩驳之辞,也会被众网友一起"扑灭"!多年从事"水利防汛"的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刊》 “拍马屁” 副主任 手足无措 电话连线 江西省 防汛 采访 
农电再改革被引量:1
《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23期10-14,共5页董显苹 杨英 赵静 王晶 
在争议和探索中前行多年之后,农电体制改革正欲谋求新的嬗变。以为农民减负为主要动因的第一次农电体制改革距今已12年,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启动之后,整个农电网络已经"捉襟见肘",而在地方电...
关键词:农电体制改革 农村社会经济 地方电力企业 农村电网改造 农村电力事业 农民减负 惠农政策 家电下乡 
农电改革来时路被引量:2
《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23期14-15,共2页董显苹 杨英 赵静 王晶 
起始于1998年的全国第一次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因直指减轻农民负担,曾被认为是我国最大的惠民政策之一。
关键词:农村电力体制改革 农电 减轻农民负担 1998年 惠民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