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培红

作品数:26被引量: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冬小麦冬小麦新品种玉米选育一年两作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农业科学》《山西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作物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30期35-37,44,共4页张文忠 王慧慧 芦明 连培红 申海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17yzgc022)
[目的]明确玉米生产中是否需要去除分蘖。[方法]选取3个具有不同分蘖率的自选玉米品系为研究对象,对有无分蘖处理的玉米相关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3个品系中有分蘖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穗位高比无分蘖处理低,降幅分别为-2.7%~...
关键词:玉米 分蘖 农艺性状 产量 
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被引量:1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10期8-9,14,共3页芦明 张文忠 王慧慧 连培红 申海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资助项目(17yzgc022)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宜山西省长治旱区生产优良玉米品种,以长001号、长002号、长003号、长004号、长005号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先玉335为对照品种,比较了长治旱区玉米新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
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筛选 
山西东南部复播玉米高产模式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7期35-37,共3页连培红 张文忠 芦明 王慧慧 申海斌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
[目的]研究山西东南部复播玉米高产模式。[方法]开展玉米品种试验、密度试验和播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泉玉2号、德美亚1号、Kxw116、科早玉3号增产潜力大,丰产性好,较适合采...
关键词:复播玉米 高产 模式 
玉米单双交种主要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7期45-48,106,共5页张文忠 芦明 王慧慧 连培红 申海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种业专项(2016zyzx03)
[目的]研究双交种的基本特性及双亲之间的规律。[方法]将单交种潞玉13和先玉335组配成双交种,研究全生育期双交种的生物学特性特征。[结果]双交种苗期长势基本整齐,叶片颜色与单交种父本存在一定相关性;成株期株型特征与单交种母本较接...
关键词:双交种 杂种优势 性状分离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25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1
《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第11期224-226,共3页宋秀珍 常云龙 刘丽 刘彤 连培红 王国庆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业发展专项(编号:2016zyzx29);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工程(编号:17yzgc019)
长麦25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组合是长97-4565/晋麦62。2011年12月和2014年11月分别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1001、晋审麦2014007。
关键词:冬小麦 新品种 长麦251 栽培技术 
不同栽培模式对晋东南山区玉米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第6期13-16,共4页连培红 张文忠 芦明 王慧慧 申海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业发展专项资助项目(2016zyzx03)
为了指导玉米生产,在玉米生育过程中测定垄沟栽培模式对玉米的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上覆膜产量最高,苗期拱棚垄作次之,起垄直接播种产量较低,分别比对照增产18.49%、10.43%和8.89%;玉米出苗及生育期提前;不同处理的叶面积...
关键词:栽培模式 玉米 产量 
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天津农业科学》2016年第12期133-136,共4页王慧慧 张文忠 芦明 连培红 申海斌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连年发生,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给抗玉米大斑病育种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和抗性材料的筛选等方面阐述了关于玉米大斑病的...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 生理小种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不同行距与播期对晚播玉米的影响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5期30-30,33,共2页连培红 张文忠 芦明 王慧慧 申海斌 
山西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11031100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
为了指导玉米生产,研究了不同行距和播期对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和播期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50 cm窄行产量最高,55 cm行距次之,60 cm产量最低;随播种期的推迟,株高、穗位高呈下降趋势,籽粒重量呈降低...
关键词:玉米 行距 播期 产量 
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7期954-956,971,共4页刘丽 常云龙 宋秀珍 连培红 刘彤 王国庆 
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晋财农发[2012]53号)
研究适合带状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适玉米品种、密度和播期,确保小麦、玉米共同高产。在2013年通过套种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播期筛选试验,测定不同小区的玉米产量。结果表明,郑单958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性状表现都非常好,比对...
关键词:套种玉米 品种 密度 播期 产量 
玉米带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9期46-48,64,共4页常云龙 宋秀珍 刘丽 连培红 刘彤 王国庆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YZD1405)
[目的]研究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玉米带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方法]2013~2015年通过模式筛选、玉米品种筛选、种植密度筛选等试验示范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采用非等行距3行1带(50.00 cm∶50.00 cm∶100.00 cm)种植模式,选用潞...
关键词:玉米 带状种植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