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劳动

作品数:18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有机碳悬浮物初级生产力叶绿素生产力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海洋学报》《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5年第12期74-84,共11页任春燕 陈敏 高众勇 郭劳动 贾仁明 刘萧 邱雨生 郑敏芳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01-04-03;04-01-06;04-04;04-0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125020)
依托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开展了南大洋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有机物碳同位素组成(δ13CPOC)的研究,结合温度、盐度、营养盐和溶解CO_2的数据,揭示了影响研究海域颗粒有机物碳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计算出混合层中浮游植...
关键词:悬浮颗粒有机物 δ13CPOC 碳同位素分馏因子 南极普里兹湾 
北白令海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的含量与来源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2年第5期81-90,共10页马丽丽 陈敏 郭劳动 林峰 童金炉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22-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6026)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是海水中大量存在的黏性颗粒物质,它对于海洋颗粒物的聚集、有机碳的埋藏、食物网物质的传递、痕量金属的清除与迁出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开展了夏季北白令海陆架、陆坡和海盆区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含量和分...
关键词:北白令海 透明胞外聚合物 颗粒有机物 含量与分布 来源 
错流超滤技术在海水胶体态铀、钍、镭同位素和有机碳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海洋学报》2000年第5期51-59,共9页陈敏 郭劳动 黄奕普 高众勇 蔡毅华 蔡明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706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8-美014)
建立了由预过滤装置、蠕动泵、中空纤维超滤膜(Amicon H10P10-20,标 称截留分子量 10 KDa)和连接管组成的错流超滤系统,利用荧光标记的 40 KDa葡聚 糖和已知放射性活度的234Th示踪剂评估了超滤膜的...
关键词:错流超滤技术 海洋胶体  钍同位素  有机碳 
台湾海峡南部、罗源湾和厦门港颗粒垂直通量研究被引量:4
《海洋科学》1993年第1期47-51,共5页洪华生 徐立 郭劳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沉积物捕获器分别在台湾海峡南部的两个站位福建罗源湾大官坂垦区和厦门港进行了现场投放,得到迁出真光层的颗粒物通量分别为1.14,0.933,11.9和81.5g/m^2·d;颗粒有机碳通量分别为73.8,98.5,5054和856mg/m^2·d。...
关键词:有机碳 颗粒 通量 沉积物 台湾海峡 
福建罗源湾海水悬浮物的研究被引量:5
《海洋与湖沼》1992年第1期83-89,共7页郭劳动 洪华生 
福建省科学基金
于1986年11月—1987年9月对福建罗源湾海水悬浮物的含量的观测结果表明,水动力条件引起的再悬浮过程和生物活动分别是罗源湾冬季和夏季悬浮物分布及性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底部沉积物的再悬浮对水体营养盐的再生和补充及有机碎屑的提...
关键词:海水 悬浮物 罗源湾 水动力条件 有机碳 分布 海洋沉积 
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悬浮颗粒中主要元素含量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海洋科学》1991年第2期37-41,共5页郭劳动 洪华生 陈敬虔 洪丽玉 
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春季(3月)表层海水TSM含量分别为17.80±6.16和60.11±75.25mg/dm^3,整个调查海区平均为38.96±56.50mg/dm^3。河流输入是河口区悬浮颗粒的主要来源。悬浮颗粒中Si,Al,Fe的含量最大(47.4~190×10^(-3),C,Ca,Mg,Ti,M...
关键词:悬浮颗粒 元素 含量 九龙江 河口 
九龙江口悬浮颗粒的主要元素化学被引量:3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4期436-438,共3页郭劳动 洪华生 洪丽玉 陈敬虔 
本文中讨论九龙江河口海水悬浮颗粒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分布、结合形态以及颗粒化学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1986年4月在九龙江河口沿盐度递增方向采集表层海水悬浮颗粒样品。总悬浮物(TSM)、POC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文献[1]。将悬浮颗粒样品进行0.5
关键词:九龙江口 海水 悬浮颗粒 元素 化学 
罗源湾大官坂垦区的环境特点与生物资源开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S1期13-18,共6页高世和 许振祖 杨圣云 洪华生 郭劳动 
大官坂东区虾池废水对垦区积水区的大量输入及水体营养盐强烈的再生循环作用大幅度地提高该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但亦给该区底质造成生物污染的危险,虾池的生态型养殖及积水区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改善垦区环境,充分利用垦区生产力的有效...
关键词:高生产力 生物污染 生态型养殖 综合开发 
罗源湾海水悬浮物含量分布及化学组成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S1期40-44,共5页洪华生 郭劳动 洪丽玉 陈敬虔 
罗源湾表层海水总悬浮物(TSM)周年含量变化在 6.6~40.0 mg/l 之间,再悬浮过程是影响冬季 TSM 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夏季 TSM的分布则由生物过程和河流输入所控制。再悬浮等过程引起的 TSM增大导致水体透明度的下降,从而影响海区的初级生...
关键词:悬浮物 化学组成 罗源湾 
罗源湾颗粒有机碳的变化被引量:4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S1期45-49,共5页洪华生 郭劳动 陈敬虔 洪丽玉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1986年11月至1987年9月对罗源湾海水颗粒有机碳的观测结果表明:POC含量 0.10~0.83 mgC/l,平均为 0.43 mgC/l,其值 1月最高,11月最低,湾内海水总悬浮物含量(TSM)与颗粒 POC百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在生产力较低的季节(11月~3月),POC ...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 罗源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