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

作品数:13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生长发育小麦雨养相关系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黑龙江气象》《农业技术经济》《应用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硅肥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4,16,共5页郝立冬 于立河 郭伟 薛赢文 郭玉 
黑龙江省科技厅项目(GZ11b101)
为了明确硅肥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26和中筋春小麦品种克旱16为试材,随机区组进行五个不同硅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使小麦叶面积指数、茎部干重、叶片干重、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积累...
关键词:小麦 硅肥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方位分层深施肥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1-4,共4页郭玉 
通过1993~1994年对大豆全方位分层深施肥的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大豆需肥规律和根系分布部位进行垄下三条分层深施肥,有利于大豆根系、植株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调整产量因素,增产显著。
关键词:大豆 全方位分层深施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垄底垄沟超深松对土壤含水量及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大豆科学》2006年第3期333-335,共3页郭玉 刘龙军 
国家"八五"三江平原科技攻关计划(85-005-01-03)
通过对垄底垄沟深松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垄底垄沟深松技术能提高三江平原水利用率,活化土壤、增加土壤速效养分,缓解旱涝程度,增强抗旱、抗涝能力,增产显著。
关键词:垄底垄沟深松 旱涝 土壤含水量 大豆产量 
不同耕作及配套措施对大豆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台莲梅 金红 闫风云 郭玉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子专题(96-004-02-03-3)中的一部分
通过不同耕作和配套措施,分别对大豆苗期、花期、鼓粒期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措施对微生物数量影响很大。在大豆生育期,翻松耙、间松耙措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0~15cm土层中,连年耙地微生物数量多于连...
关键词:大豆 根部 土壤微生物数量 耕作措施 配套措施 生育期 产量 
雨养垄系水肥带状调控技术对大豆增产机理的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6-9,共4页郭玉 刘连学 吕栋 
"八五"三江平原低湿地农业综合发展研究的子专题;编号85-005-01-03-03
采用雨养垄系水肥带状调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其不仅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扩大土壤生态容量,提高“能流”(水、肥、气、热)利用率,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效生物区系,而且可有效缓解土壤旱涝程度的发生、增强大豆抗旱涝能力,可为大豆优质高...
关键词:雨养垄系 水肥调控 土壤生物区系 抗旱、涝能力 
组合预测方法在八五零试验区小麦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于晓秋 郭玉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 ( 96-0 0 4-0 2 -0 3 )部分内容
运用组合预测和最优权数计算的方法 ,对八五零试验区小麦产量的两个单一预测模型进行了综合处理 ,得到了小麦产量的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组合预测模型较前两个预测模型优越。表 1,参 3。
关键词:组合预测方法 八五零试试验区 小麦 产量预测 应用 数学模型 最优权数 
雨养垄系机械化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的小麦产量及效益模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61-164,共4页冷志杰 台莲梅 郭玉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 96-0 0 4-0 2 -0 3部分内容
对小麦雨养垄系机械化优质高效配套技术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建立了优化产量及效益模型 ,分析了各试验因素的关系 ,筛选出优化产量及优化效益的小麦栽掊方式 。
关键词:雨养垄系机械化配套技术 小麦 产量 效益模型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产量 技术体系 
气象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黑龙江气象》2002年第2期3-4,共2页于晓秋 郭玉 
对 8 5 0试验区 1971~ 1990年的气象因子及大豆产量资料进行了降水、积温的限制因子分析 ,得到降水是影响大豆产量主要限制因子 ;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建立大豆产量的预测模型 。
关键词:大豆 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 农业 回归分析 降水 积温 
850试验区气象因子对作物产量的限制分析被引量: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3-18,共6页于晓秋 郭玉 
对850试验区进行了降水、积温的限制因子分析,得出降水是作物产量主要限制因子,且该实验区旱涝频繁交替发生。利用建立的作物预测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大豆优化理论产量的气象因子数值。
关键词: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 最优化 作物产量 限制分析 
寒地水稻垄系栽培效果初报(2)——垄系栽培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被引量:1
《垦殖与稻作》2001年第3期9-10,共2页李金峰 郭玉 韩万双 宁良辉 
研究比较了垄系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与常规平作的差别 ,结果表明 ,垄系栽培所采用的特有的耕作方式 ,减轻了对稻田土壤结构的破坏 ;降低了耕层土壤的容重 ;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 ;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 ;提高了土壤温度。这些是形...
关键词:水稻 垄系栽培 土壤 理化性状 寒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