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宇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比附援引罪刑法定清代法律法典刑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西法律传统》《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清代法律中的类推
《中西法律传统》2006年第1期283-295,共13页陈张富美 陈新宇 
类推是一个宽广且难以界定的概念。通常它指的是:某一行为,现行刑律无明文规定,为将行为者入罪并做出判决,乃适用与该行为最相似之条款。事实上,这与清代的情况不尽相同:比照或比引(两者皆被译为'类推于')的主要作用是针对个案的特殊情...
关键词:帝国 界定 新作 法律 情节 现行 刑律 个案 
比较民法史:力量与弱点——《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评介
《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189-191,共3页陈新宇 
关键词:司法实践 清代 法典 民国 习俗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民法史 弱点 力量 评介 社会变迁 小农经济 中国法律史 社会经济史 长江三角洲 研究领域 黄宗智 汉学家 文化 作为 
近代中国刑法语词的塑造——以外国刑法典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被引量:5
《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第4期429-438,共10页陈新宇 
本文通过对《法国刑法典》(1810年)与《日本旧刑法》几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考察中国近代刑法语词的塑造:其基本途径是翻译,原因在于当时日本的法律采取汉文体形式,刑法中存在大量的汉字,法律语词得以直接移植,这也是近代中国法律改革...
关键词:刑法典 法律改革 国法 律学 近代中国 丧失 基本途径 日本 机会 流失 
比较民法史:力量与弱点——《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评介
《研究生法学》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陈新宇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是黄宗智先生继《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后,关于中国法律史的第二本专著。作为一个汉学家,从其学术脉络上看,他最先关注的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史。
关键词:比较民法史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 民事审判 民事法律制度 
比附援引:罚当其罪还是“罪”当其罚?——从两个具体案例入手被引量:1
《清华法学》2003年第2期335-341,共7页陈新宇 
在古代社会中,相对保守和僵化的法律与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实之间如何协调,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作为一国大法的律已经被意识形态化,具有符号意义,不允许有丝毫的变动,只能用例来规范新的事实,但"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例显然...
关键词:案例 刑案汇览 援引 妇女 罪刑法定 司法官员 清代法律 案件 司法判决 莫里斯 
法律史的另一种写法?——孔飞力《叫魂》读后被引量:1
《研究生法学》2003年第1期117-118,共2页陈新宇 
《叫魂》一书从其名字来看,我们会下意识地把它归人流行小说类的读物。该书封面的背景颜色为深紫色,左下角是四个着藏青色服装或鞠躬状或仰天状的清代人,他们周围镀以白光,头部是墨黑色,看不到任何表情,与书名相对应,颇具阴森恐怖之感...
关键词:法律史 孔飞力 《叫魂》 中国 书评 
一生求索惟公正 人品文品入清流——记比较法学家潘汉典先生
《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89-92,共4页陈新宇 
关键词:比较法学 潘汉典 法学家 人物介绍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