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

作品数:7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四川盆地中部雷口坡组地震道茅口组热液白云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地质学报》《新疆石油地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内江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化学及碳、硫同位素组成约束川东地区上石炭统-下三叠统天然气成因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10期3219-3236,共18页蔡春芳 Ilya KUTUZOV 梅文华 王道伟 罗冰 黄士鹏 何冰 Alon AMRAN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144023);以色列科学基金会项目(3195/19)资助。
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是最清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是目前还没直接的方法用以确定其烃源岩.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川东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确定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等次生过程对天然气的改造作用,并探讨了天然气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硫同位素 可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 四川盆地 气-源岩对比 
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被引量:1
《四川地质学报》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钟芬 陆廷清 杨长城 何冰 邓惠 徐昌海 张洁伟 谷一凡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6)。
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各个飞仙关组鲕滩圈闭在成藏过程中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条件,但不同区块流体性质复杂多变,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明显,深化勘探面临瓶颈。为揭示油气成藏机制,基于海槽东侧岩心、薄片观察,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流体包...
关键词:飞仙关组 鲕滩 成藏模式 流体包裹体 储层沥青 开江-梁平海槽 
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储渗空间类型及成因被引量:33
《天然气工业》2018年第2期16-24,共9页蒋裕强 谷一凡 李开鸿 李顺 罗明生 何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52)
近年来,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有多口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气流,展现出该层系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有关该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则众说纷纭,一直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川中地区栖霞组、茅口组岩心及薄片等岩...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 中二叠世 栖霞组 茅口组 白云岩储集层 热液白云岩 储渗空间 储集相 锶同位素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高产井模式研究与生产实践被引量:12
《天然气工业》2016年第9期69-79,共11页余忠仁 杨雨 肖尧 何冰 宋林珂 张敏知 李飞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4E-3208(GF)]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属于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受岩相及岩溶作用差异的影响,储层存在一定的平面非均质性,气藏单井测试产气量差异较大。为提高气藏开发效益,实现"少井、高产",尽早建立龙王庙组气藏高产井模式就显得...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地区 龙王庙组气藏 溶洞型储集层 地震响应 高产模式 储集体刻画 储集层钻遇率 
川中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气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分析被引量:13
《新疆石油地质》2015年第4期415-422,共8页周世超 王兴志 曾德铭 何冰 邹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23)
川中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气藏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复杂的气水关系制约着气田后期的开发。在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气藏的形成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沉积相、构造位置、断层及裂缝发育程度、...
关键词:川中地区 龙岗地区 雷口坡组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川中雷口坡组膏岩特征及其与储层的关系
《内江科技》2015年第3期107-108,60,共3页熊剑文 曾德铭 王兴志 何冰 丁黎 
为弄清储层发育是否与膏岩有关,本文通过对盆地中部雷口坡组岩心、镜下薄片及物性资料的研究可知,储层主要分布于龙岗雷四3亚段及磨溪雷一1亚段。龙岗雷四3亚段中上部颗粒岩及晶粒岩中的膏岩经表生期溶蚀作用后,岩溶角砾岩和粉晶云岩中...
关键词:储层发育 雷口坡组 膏岩 特征 溶蚀作用 溶蚀孔洞 储集性能 角砾岩 
川西北部地区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物源分析被引量:1
《内江科技》2012年第6期21-21,51,共2页胡欣 何冰 薛东 
川西北地区下侏罗统珍珠冲组是重要的含气层。珍珠冲组储层砂岩以长石砾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沉积相分异。根据研究区地层砾石最大扁平面走向对珍珠冲组岩层古水流综合分析表明,古水流方向以北东→南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南东...
关键词:川西北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物源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