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斌

作品数:8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工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脱硫剂氧化铁脱硫脱除烟气脱硫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硫酸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还原法再生过程被引量:1
《化工冶金》1997年第4期322-326,共5页刘世斌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运用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CO浓度及空速对还原再生反应及再生后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400C、空速为120h-1较为适宜。
关键词:脱硫剂 再生 还原 复合金属氧化物 
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还原法再生机理被引量:2
《化工冶金》1997年第3期234-238,共5页刘世斌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热天平测试了CO、H2还原饱和脱硫剂微孔内Fe2(SO4)3的起始反应温度及还原速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反应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实验结果表明,脱硫剂还原法再生的反应温度较传统热分解法低约200℃,CO作再生脱硫...
关键词:脱硫剂 再生 还原  烟气 
复合金属氧化物烟气脱硫剂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硫酸工业》1997年第3期7-10,共4页韩镇海 刘世斌 李存儒 吴菊贤 
研究了自行开发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烟气脱硫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脱硫剂在试验条件下,连续运行16325h,平均脱硫率>90%,一次硫容量>20kgSO2/100kg脱硫剂,累计硫容量>500kgSO2/100kg脱硫...
关键词:烟气脱硫 脱硫剂 稳定性 脱硫 金属氧化物 
氧化铁系脱硫剂在移动床中脱除SO_2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重庆环境科学》1994年第6期10-13,23,共5页刘世斌 李存儒 
分析了移动床和固定床吸附特性,认为移动床具有床层利用率高、空速大、可连续的优点。由实验确定了移动床适宜空速和固体物料流量。经1039小时运行,证实移动床的脱硫率、硫容均令人满意,床层利用率可达95%。
关键词:氧化铁 移动床 烟气 脱硫 
混合氧化物脱除废气中SO_2的放大实验
《硫酸工业》1994年第3期26-31,共6页刘世斌 张福国 李存儒 吴菊贤 冯卫 韩镇海 
通过实验确定了混合氧化物固体脱硫剂的有关制作工艺参数的适宜值,并使用该脱硫剂在0.1m3的反应器内进行吸附低浓度SO2废气的实验,证明小批量生产的脱硫剂在放大反应器内的脱硫性能可达到小试实验时的水平。
关键词:氧化物 吸附剂 脱硫 脱硫剂 废气 
氧化铁吸收S0_2的反应机理被引量:20
《硫酸工业》1992年第5期18-23,64,共6页吴菊贤 刘世斌 韩镇海 
山西省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实验,研究了三种晶型的氧化铁脱硫剂(Fe_3O_4、γ-Fe_2O_3和α-Fe_2O_8)对SO_2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380~450℃的温度范围,对于新制脱硫剂,Fe_3O_4的脱硫速率最快;而对于再生后的脱硫剂,不同初始晶型的氧化铁均转化成α-Fe_2O_3...
关键词:氧化铁 吸收 二氧化硫 反应 
硫铁矿焙烧动力学被引量:3
《硫酸工业》1990年第2期10-18,64,共9页刘世斌 吴菊贤 
利用仿岛津TG-1型电子自平衡微量热天平装置,对硫铁矿焙烧过程进行动力学规律探索。研究了温度、氧浓度对FeS_2分解、FeS_2和FeS焙烧速度的影响,求得了反应活化能,建立了本征与宏观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硫酸 硫铁矿 焙烧 动力学 
氧化铁脱除SO_2本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1
《环境科学学报》1990年第1期49-57,共9页吴菊贤 刘世斌 
山西省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研究了温度、SO_2浓度、氧浓度及水蒸汽含量对α-Fe_2O_3脱除SO_2的影响规律.实验得到了幂函数型本征动力学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值.结合流-固相反应理论,选择了流-固相反应模型,结果表明,在动力学控制区采用随机孔模型时,反应率-时间关系...
关键词:氧化铁 SO2 烟气脱硫 脱流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