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单克隆抗体人红细胞膜种属特异性红细胞膜亲子鉴定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法医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抗人红细胞膜种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选择性杀伤免疫活性细胞法被引量:1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6年第4期224-226,共3页刘玉华 李春梅 贾静涛 杨奎 陈溥言 
常规抗体制备技术所获得的抗体,不能鉴别结构差异甚微的抗原,本文用环磷酰胺做为免疫抑制剂,诱导小鼠对猴的红细胞膜的免疫耐受;随后,用人的红细胞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选择性杀伤免疫活性细胞法)。成功地获得了三株分泌抗火...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种属特异性 杀伤 免疫活性细胞 
分泌抗人红细胞膜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6年第1期6-8,共3页刘玉华 贾静涛 李春梅 杨奎 陈溥言 蔡宝祥 
以人的红细胞膜为抗原,采用选择性免疫抑制的程序,免疫BALB/C小鼠。经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血凝法筛选出3株分泌抗人红细胞膜种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即M1A7C4.M3A5B7和M3D9F1。连续传代2个月及复苏...
关键词:种属识别 单克隆抗体 红细胞膜 
抗人红细胞M型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单克隆抗体通讯》1992年第2期53-56,共4页杨桂云 刘淑玲 曾国华 朱建春 张志 李勇 刘玉华 李军 
应用杂交瘤枝术,用人M型RBC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NS-1融合,筛选出抗M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3H_2;经过8个多月连续传代培养增殖良好,仍能稳定分泌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上清效价1∶5...
关键词:M抗原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改良磺基水杨酸法显示GC谱带及两个新的GC变异型的发现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2年第1期31-33,共3页王嵬 刘玉华 贾静涛 
本文采用改良了Kühnl报告的磺基水杨酸沉淀法显示GC谱带的技术,显示了六种常见的GC亚型和GC变异型。并且采用该法发现了两个新的GC变异型基因Gc^(1c3)和Gc^(2c7),其基因频率分別为0.0008和0.0004。本法经济、快速,谱带清晰,可取代需抗G...
关键词:GC亚型 GC变异型 免疫固定法 磺基水杨酸 
用鸽子红细胞免疫家兔制备抗P_1血清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1年第3期165-165,共1页刘桂芬 杨宏伟 刘玉华 
目前,国内制备抗 P1血清,多采用直接筛选猪血清的方法,由于猪血中抗 P1血清的出现率只有2%左右,所以需要较大量的筛选工作才能获得,且效价很低。有文献报导用鸽子红细胞制备抗 P1免疫血清效价可达1:8...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 P1 文献报导 末次注射 封闭群 红细胞悬液 耳静脉 清经 亲子鉴定 个人识别 
血痕中Gc亚型的检出及其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430-433,共4页刘玉华 贾静涛 
本文将蒸馏水双重浸泡的方法用于等电聚焦(IEF)前血痕中Gc的提取,分别对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痕中Gc可检出时间进行了探讨,检测了-30℃保存半年和室温保存4个月的血痕,其Gc检出率为100%。37℃保存一周的血痕,85%可正确定型。并将Gc系统应...
关键词:GC亚型 血痕 亲子鉴定 
Gc亚型在辽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被引量:9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87-190,共4页刘玉华 贾静涛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EF)结合免疫固定的方法,调查Gc亚型在辽宁地区汉族人(356)中的分布。不仅观察到六种常见的表现型,而且还发现两种罕见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Gc1F=0.4326,Gc1S=0.2725,Gc^2=0.2838,Gcv=0.0112 (Gc1A3=...
关键词:Gc亚型 多态型 型特异性成分 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