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生

作品数:15被引量:20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化学诱变育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杂志》《华北农学报》《作物学报》《遗传》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_(30))的RFLP作图被引量:9
《作物学报》2000年第3期266-270,共5页梁业红 周洪生 蒋琬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批准号:39480013)
以姊妹交第 5代群体 ( SIB5)和回交一代群体 ( BC1)为作图群体 ,对经细胞学初步定位于玉米第 4染色体上的雄性不育基因 ( ms30 )进行了 RFLP作图。选用玉米第 4染色体上的探针 18个 ,用集团分离分析 ( bulked segregatant analysis,BSA...
关键词:玉米 核雄性不育 ms_(30) BSA RFLP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被引量:36
《作物杂志》1998年第6期6-8,共3页薛守旺 周洪生 
本研究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作诱变剂,用轻质石蜡油作载体,诱变6个稳定自交系的成熟花粉,结果得到中自01浅黄粒突变体、母株发芽突变体和粒顶凹陷突变体;CN15粉质高赖氨酸突变体;多黄22显性核不育突变体和近等基因系...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玉米花粉 化学诱变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被引量:6
《玉米科学》1998年第2期1-5,共5页邓迎海 周洪生 
本文回顾了玉米核雄性不育 (又称基因雄性不育 )研究和发展的历史 ,总结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围绕如何利用核雄性不育这一主题 ,比较分析了以核不育标记基因、双杂合系、光温敏不育基因和工程雄性不育基因为代表的各种方法的优缺...
关键词:玉米 核雄性不育 标记基因 工程雄性不育 
化学诱变及其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22
《玉米科学》1998年第2期10-13,17,共5页薛守旺 周洪生 邓迎海 吕宗言 
本文综述了化学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 ,详细分析了诱变剂的种类、作用机理、诱变材料的选择、处理方法等 ,比较了传统化学诱变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G(或EMS) -石蜡油溶液诱变方法的优缺点。作者认为 。
关键词:玉米 育种 化学诱变 EMS NG 
几种雄性不育玉米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荧光观察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1997年第3期41-47,共7页周洪生 孙荣锦 蒋婉如 邓迎海 孙天恩 
采用高灵敏度的显微荧光术研究同一背景材料的细胞质不育和细胞核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目的在于比较同核异质及同质近等基因系的小孢子发育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现象。结果表明,几种不育类型小孢子均表现核物质的降解,只是降解的时...
关键词:玉米 雄性不育 细胞学 显微荧光术 小孢子 发育 
玉米光敏雄性不育的发现及初步研究被引量:10
《玉米科学》1997年第3期1-3,共3页周洪生 田志国 吴景锋 邓迎海 
我们于1994年发现了玉米光敏雄性不育材料CA507,经过初步研究,认为该玉米光敏感雄性不育材料在短日照条件下表现雄性不育,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育性转换的临界日照长度是14~15h。光敏雄性不育性状表现隐性遗传。
关键词:玉米 光敏感玉米 三系配套 
玉米(Zea mays L.)×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远缘杂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被引量:23
《作物学报》1997年第3期333-337,共5页周洪生 邓迎海 李竞雄 
为了丰富玉米遗传变异,从1990年起,我们进行了玉米(Zea mays L.)和多年生二倍体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远缘杂交的研究。经过5年8个世代的杂交、回交和自交选择,目前已获得抗逆性、抗病虫能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14个...
关键词:玉米 大刍草 远缘杂交 自交系 种质 
摩尔多瓦玉米育种及种子生产加工概况
《作物杂志》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田志国 周洪生 王邦庆 吕宗言 
摩尔多瓦玉米育种及种子生产加工概况田志国,周洪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王邦庆,吕宗言(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25230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考察组,于1996年9月1~7日对摩尔多瓦共...
关键词:玉米 育种 种子生产 种子加工 摩尔多瓦 
21世纪初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及玉米生产的发展战略被引量:36
《玉米科学》1996年第4期1-5,共5页周洪生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中国农业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玉米生产的比较、我国玉米育种科研所取得的成绩和差距、中国玉米育种及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和未来15年我国玉米育种及生产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21...
关键词:玉米 遗传育种 发展战略 
玉米雄性不育研究的重要进展
《生命科学》1996年第3期46-46,共1页周洪生 
玉米雄性不育研究的重要进展周洪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生产玉米杂交种可免除人工去雄的辛苦,节省大量人力财力.自从1950年第一个玉米雄性不育杂交种在美国问世以来,玉米细...
关键词:玉米 雄性不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