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林

作品数:9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市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总站更多>>
发文主题:茶园肥力氮磷径流超积累植物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土壤通报》《杭州农业与科技》《水土保持通报》《农业灾害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耐镉菌联合植物吸收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被引量:10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年第3期341-349,共9页周慧芳 王京文 孙吉林 李丹 张奇春 
杭州市科技局项目(20130533B01,20140533B10,20140533B03);浙江省公益项目(2016C32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266)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耐镉菌联合超积累景天植物吸收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耐镉菌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可活化土壤中难溶态镉,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铁锰结合态镉的活化效果较好,而耐镉菌对残渣态镉的活化能力较...
关键词:土壤镉形态 耐镉菌 超积累植物 微生物活性 
离子交换树脂球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第3期150-153,184,共5页王京文 孙吉林 沈建国 李丹 徐丹亭 张奇春 
2010年杭州市财政项目"龙泓涧茶园肥药施用对周围环境影响评估"
传统的水质监测是以污染物质在水中的瞬时浓度来反映水质状况,耗时耗力。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球对西湖龙泓涧溪流中离子的持续吸附试验研究了树脂球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再生树脂球阴离子(NO-3—N,PO3-4—P)的回收率最小值为95.9...
关键词:水质 离子交换树脂球 氨氮 硝氮  
浙江省杭州市蔬菜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被引量:2
《农业灾害研究》2013年第2期51-54,共4页章林英 李丹 孙吉林 王京文 
从杭州市9个县(市、区)采集50个代表性蔬菜地的土壤样品,对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蔬菜地土壤pH主要分布在4.5~6.5,酸性(pH<5.5)土壤比例高达30%;有机质以中高量为主,含量>30g/kg的蔬...
关键词:蔬菜地 土壤肥力 杭州 
西湖名胜区茶园地表径流水的氮磷流失研究被引量:13
《浙江农业学报》2012年第4期676-679,共4页王京文 孙吉林 张奇春 杨文叶 
2010年杭州市财政资助项目
在西湖风景名胜区代表性茶园地设置径流小区,研究常规施肥条件下茶园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及其氮磷流失状况。结果表明,1年的观察期内(2010年7月-2011年6月),自然降雨条件下常规施肥茶园地表径流总氮平均浓度为5.5 mg.L-1,总磷平均浓度为0.5...
关键词:茶园 径流 氮磷 流失 
西湖龙井茶主产区茶园土壤肥力特征分析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王京文 孙吉林 刘永红 张奇春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检测分析,研究了西湖龙井茶主产区土壤的肥力特征。采样围绕西湖西部三条支流金沙涧、龙泓涧和茅家埠进行。结果表明:供试茶园土壤的pH均值为5.36,基础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26.9g/kg;全氮的平均...
关键词:茶园 土壤肥力 西湖龙井 
甬优8号施用硅肥试验初报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2年第1期46-47,共2页方文英 孙吉林 金国强 郑洪福 陈小忠 徐攀峰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每生产100kg稻谷,稻株须吸收硅酸17-18kg。硅对水稻的营养作用相当于氮、磷、钾,居第四位,即氮、磷、钾、硅。施用硅肥可以调节养分供应,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和防止早衰的能力,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关键词:硅肥 试验初报 施用 水稻产量 养分供应 抗病虫害 防止早衰 稻米品质 
新造农田丽阳系、板桥系土壤养分变化的探讨被引量:2
《土壤通报》2002年第3期239-240,共2页徐祖祥 吴崇书 方亚伟 孙吉林 
杭州市科委资助项目
本文以新造农田丽阳系和板桥系 3个不同耕作年限耕层土壤养分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新造农田丽阳系和板桥系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和土壤熟化程度的加快 ,土壤养分不断提高 ,到耕作 15年后 ,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达...
关键词:新造农田 丽阳系 板桥系 土壤养分变化 耕作年限 耕层 
黄瓜、番茄施用复合肥对比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2002年第1期25-25,共1页徐祖祥 徐进 孙吉林 
关键词:黄瓜 番茄 专用复合肥 高氮含硫型 肥效试验 产量 
水稻碳铵不同基施法对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杭州农业与科技》1998年第4期13-15,共3页孙吉林 倪志根 胡国成 邵洪家 
我市目前农户早、晚稻用碳铵作基肥打底比较普遍,施用方法以耙面肥(翻耕后再撤施碳铵)为主,它具有施用简便、不易伤苗等优点。但其氮肥利用率较低、氮资源浪费且污染水源的缺点也很明显。为探索提高打底碳铵当季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我们...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 晚稻 泥沙 氮肥当季利用率 水稻 早稻 处理 施用方法 深施 土壤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