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援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小麦三熟制生育特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农学院学报》《耕作与栽培》《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543-546,共4页宋少援 朱应远 曹林 董发文 朱文亮 邱长吉 张满昌 
湖北省教委资助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创建两苗(春、夏玉米营养钵育苗)、两膜(春玉米钵苗塑膜覆盖、中高山玉米地膜栽培)、两定(定产定肥)、两保(保土保水)(即“四...
关键词:丹江口市 玉米 栽培 高产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Ⅱ夏玉米在三熟制中的镶嵌作用被引量:1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165-168,共4页宋少援 朱应远 王明安 曹林 董发文 朱文亮 邱长吉 张满昌 
湖北省教委科研基金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带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小麦—玉米)为三熟制(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三熟制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采用掖单12号,6月底露...
关键词:掖单12号 营养钵育苗 直播 三熟制 玉米 
北亚热带北部地区两熟制变三熟制的方式与效果
《耕作与栽培》1997年第1期36-36,50,共2页宋少援 
省教委资助课题
关键词:耕作制度 两熟制 三熟制 栽培模式 
确定熟制类型的熟制指数法
《湖北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33-34,共2页宋少援 
比较了几种确定作物熟制的主要方法,阐明了熟制指数的概念。
关键词:熟制指数 复种指数 水热潜力指数 作物历法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Ⅲ.冬小麦预留幅的合理布局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宋少援 朱应远 曹林 朱文亮 张满昌 董发文 邱长吉 
湖北省教委资助课题
“四两玉米”的主要种植制度是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套作三熟。采取小麦、玉米宽窄幅(70cm、50cm、90cm、50cm、100cm×60cm)布局利于多收小麦和玉米的合理密植。采用春性小麦“81-5”,加强管理,在...
关键词:冬小麦 预留幅 宽窄幅 玉米 高产 栽培 套作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Ⅰ 春玉米在三熟制中的增产作用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263-267,共5页宋少援 朱应远 邱长吉 董友文 曹林 张满昌 朱文亮 
湖北省教委资助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旨在鄂西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带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春玉米选用掖单13号高产早熟品种,营养钵育苗,薄膜覆盖,合理密植,定产定肥,在大旱之年,春玉米首熟高产达到11085kg...
关键词:三熟制 掖单13号 栽培 玉米 
密度、肥料对玉米产量协同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50-55,共6页朱应远 宋少援 曹林 张满昌 朱文亮 
湖北省教委科研基金
在鄂西北低山丘陵区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函数为一报酬递减函数,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有一合理组合区,在该区域内增加种植密度在施肥量能起到增产之目的,且种植密度和...
关键词:玉米 施肥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协同效应 
丹江口市适宜小麦生态型的研究被引量:1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214-216,共3页宋少援 
湖北省教委资助课题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年产量占粮食总产的半数,然而单产多年徘徊在3000kg/hm^2上下,1989年年景最好,单产仅3705 kg/hm^2。近几年市农技部门引进了不少小麦优良品...
关键词:小麦 生态型 丹江口市 
丹江口市粮食生产的困扰与对策被引量:2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55-59,共5页宋少援 
丹江口市是湖北省37个贫困县(市)之一,因人口多,耕地少,农民文化程度低和经济基础薄弱而导致粮食生产水平低。发展粮食生产依靠党所制定的政策、粮食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小麦为主攻方向,以玉米为突破口,稳定水稻产量,以薯类和杂粮为...
关键词:湖北省 丹江口 粮食 生产 困扰 对策 
冬收小麦的生育特性
《耕作与栽培》1991年第6期26-28,共3页宋少援 
前言我国对于夏播小麦的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郑州科委、农科院自1969~198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如1984年在张家口夏播小麦4840.5亩,亩产60.65公斤,比莜麦增产51.6%;1985年在坝下夏播小麦19313亩,其中,高产地块亩产200~25...
关键词:小麦 生育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