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爱国

作品数:22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氡浓度天然放射性核素个人剂量监测热释光更多>>
发文领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辐射防护通讯》《中国辐射卫生》《世界核地质科学》《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含铀材料化学爆炸事故后果预测与分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段中山 罗永锋 袁伟 尚爱国 
含铀材料化学爆炸事故会产生放射性气溶胶危害人体健康。探讨了铀气溶胶的形成及危害,针对不同风速、天气因素和地貌状况,应用Hotspot核事故后果评价模型定量计算了有关辐射特征量,结合相关文献记录,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关键词: 化学爆炸 事故 
某型号手套箱室壁优化被引量:1
《中国辐射卫生》2009年第4期426-427,共2页王东勇 尚爱国 刘波 杨杰 
目的为优化手套箱室壁材料,最大程度降低核材料操作人员受辐射所致的伤害。方法计算确定对光子和中子屏蔽效果最好的两种材料,采用MCNP方法计算出不同厚度屏蔽材料对辐射的屏蔽效果,通过MATLAB得到拟合函数,然后优化得到两种屏蔽材料最...
关键词:室壁材料 光子 中子 MCNP MATLAB 
某地下施工坑道放射性水平调查
《中国辐射卫生》2008年第4期453-454,共2页刘波 南新中 尚爱国 
目的调查地下施工坑道中放射性水平,获取工作人员年受照有效剂量,为对工作人员实施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FH40G多功能辐射监测仪及RAD7测氡仪对坑道工作场所的γ射线剂量率及氡浓度实施测量。结果由γ射线所致的外...
关键词:施工坑道 γ射线剂量率 氡浓度 有效剂量 
放射性物质的大气弥散被引量:3
《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年第2期119-123,共5页袁伟 尚爱国 罗永锋 
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核事故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期间,在各种大气稳定度条件下,相对于不同地理环境的烟羽弥散趋势,以及事故泄漏周围区域放射性物质的时间积分浓度分布情况。模拟的结果很好,符合放射性物质在近地面轴线上的浓度分布情况,...
关键词:核事故 烟羽 放射性物质 
中子辐射权重因子及其对中子剂量测量的影响被引量:2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第B09期97-100,共4页尚爱国 赵锋涛 何文昌 
文章介绍辐射权重因子的概念和发展变化,分析中子辐射权重因子与剂量监测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子能量给出了相应的辐射权重因子的数值。根据所得的中子辐射权重因子对中子剂量测量的影响规律得出,在设计中子剂量当量测量仪器时,需充分...
关键词:辐射权重因子 品质因数 剂量当量 当量剂量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控制被引量:6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第B09期107-109,共3页尚爱国 何文昌 赵锋涛 
为考查影响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测量结果的因素,根据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每1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器、退火程序、测量测序的变化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根据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提高监测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热释光 剂量监测 质量控制 退火 
氡测量刻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第B09期130-133,共4页过惠平 于洪伟 尚爱国 
为满足实验室对一般氡测量仪器的刻度需要,本工作设计能够实现在脉冲模式、恒定模式和连续模式3种模式下运行的氡测量刻度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为氡及其子体的研究以及其测量仪器的标定提供...
关键词: 刻度 氡积累箱 
水淹对壳层增殖系统临界安全的影响分析
《兵工学报》2006年第3期502-505,共4页付广智 何彬 尚爱国 李俊 
Monte-Carlo方法是核临界计算的有效手段之一,应用该方法对水淹条件下多块材料球壳增殖系统的临界状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水的深度d≤15 cm时,水淹围包对该系统的临界状态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当水的深度d>15 cm时,系统的临界...
关键词:裂变堆工程技术 壳层增殖系统 MONTE-CARLO方法 临界安全 
单推三校正系数在光离子化检测器应用中的测量研究
《环境技术》2004年第6期17-18,33,共3页董振旗 王彦召 尚爱国 
在利用光离子化检测器监测单推三推进剂贮存环境时,必须首先要知道单推三相对于光离子化检测器校准气体的校正系数。通过简要介绍了校正系数的测量计算原理,并进行实验测量计算,求得单推三的校正系数。
关键词:推进剂 校正系数 测量 
国防坑道内的氡污染及人员的辐射防护被引量:2
《中国辐射卫生》2004年第4期248-249,共2页王彦召 尚爱国 过惠平 
目的 研究坑道内氡浓度及工作人员的氡防护。方法 分析坑道内氡的来源 ,采取降氡措施 ,限制工作人员坑道内工作时间。结果 给出坑道内通风次数及工作人员坑道内年工作时间上限的计算公式。结论 通过采取一定的降氡措施和限制工作人...
关键词:通风 年工作时间上限 国防坑道 氡污染 辐射防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