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伟

作品数:11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潮间带生物修复技术群落结构岩相潮间带硬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学研究》《广州化工》《海洋渔业》《科技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研究被引量:3
《海洋学研究》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彭欣 张华伟 唐久 仇建标 陈少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FY100701)。
本研究利用1990年、2006年、2010年和2016年11月在南麂列岛、北龙-北麂列岛和洞头列岛的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分析了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变化及生态位。结果显示:4次调查数据中主要优势种有15种,前4位优势种分别...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位 种间竞争 
基于COⅠ基因对温州沿海岛屿疣荔枝螺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19年第2期254-269,共16页吴晓雯 余海 陈青萍 彭欣 张华伟 张永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6F50031);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No.46)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是岩相潮间带常见种,对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有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本实验对温州沿海14个典型岛屿的158个疣荔枝螺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
关键词:疣荔枝螺 线粒体DNA 单倍型 地理谱系结构 温州沿海 
浙江乐清湾海域生态健康评价和分析被引量:2
《科技通报》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刘俊峰 马雷磊 张华伟 叶深 陆荣茂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R20140134)
根据2013-2014年对乐清湾海域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结果,采用《近岸海域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健康指数、沉积物健康指数、生...
关键词: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乐清湾 
基于DNA条形码对浙南岛屿日本花棘石鳖的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3
《海洋渔业》2018年第3期265-278,共14页吴晓雯 张华伟 余海 彭欣 张永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F50031;2016F50036);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46)
采用COⅠ、16S rRNA两种分子标记对中国浙江南部沿海岛屿岩相潮间带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13个群体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75 bp,16S rRNA基因长度为517 bp,A+T比例分别为62.5%和64.9%...
关键词:日本花棘石鳖 COⅠ基因 16S RRNA基因 遗传特征 
南麂列岛冬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被引量:6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133-140,共8页张华伟 彭欣 刘俊峰 薛峰 
浙江省科技厅(2010F20008);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海渔计[2010]205)
分别于2010年2月与8月对南麂列岛4条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25种,其中软体动物72种,大型藻类23种,甲壳动物13种,多毛类10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3种。冬季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共72种,生物量(3 941.22...
关键词:海洋自然保护区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人为干扰 
乐清湾海域冬季水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第2期44-48,共5页邓睿 刘俊峰 叶深 张华伟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R20140134)
文章根据2014年2月乐清湾海域23个站位的海水监测数据,选取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石油类和重金属等参数,分别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指数和综合水质指数等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状...
关键词:乐清湾 海洋环境 海水水质 富营养化 陆源污染 
乐清湾海域COD分布特征及对富营养化贡献分析
《广州化工》2017年第18期124-126,共3页刘俊峰 叶深 张华伟 邓睿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乐清湾海域富营养化生态效应及其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R20140134)
根据2013-2014年度四个航次乐清湾海域调查资料,对海水中COD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分析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研究表明,乐清湾海域COD浓度范围为0.39~6.05 mg/L,平均浓度为1.68 mg/L,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研究海...
关键词:COD 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贡献 乐清湾 
三门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被引量:3
《科技通报》2015年第11期97-104,123,共9页唐久 郭刚强 彭欣 陈少波 黄晓林 张华伟 王宁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C13005);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C32059);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F50003)
为了解三门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长时间系列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于2012年2月、5月、8月、11月对三门湾的6条断面开展了调查,并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结果对比。此次共鉴定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125种,主要以软体动物(64种)和甲壳动物(26种...
关键词:三门湾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对铜藻藻场的响应被引量:3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403-413,共11页王铁杆 周化斌 张永普 艾为明 张鹏 谢起浪 张华伟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研究专项(201105008-4);温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20120007-05)
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间,在南麂列岛火焜岙铜藻藻场和藻场外沿岸潮间带各设1条断面,对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点进行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08种,其中,底栖动物93种,底栖藻类15种;藻场与藻场外沿岸高潮...
关键词:铜藻 藻场 多样性 大型底栖生物 潮间带 南麂列岛 
培养条件对铜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200-207,共8页张鹏 王铁杆 谢起浪 张华伟 严兴洪 陈孟静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08-4);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F20028)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温度、光强、光照周期、盐度和密度对日龄为60d的铜藻[Sargassumhorneri(Turner)C.Agardh]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了解铜藻幼苗的适宜培育条件。结果显示:铜藻幼苗在15—30℃范围内,均能存活,适宜温度为20...
关键词:铜藻 幼苗 培养条件 生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