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亚光

作品数:5被引量:8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更多>>
发文主题:急性心肌梗死预后院前延误时间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综合临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新乡医学院学报》《北京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不同就诊方式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比较被引量: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68-270,共3页程姝娟 郭路芬 彭亚光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方式的影响因素、治疗方式及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 I)患者572例,根据患者就诊使用的交通工具分为观察组324例(采取急救车就诊)和对照组248例(采取其他交通工具就诊)...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救车 交通工具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分析被引量:1
《中国综合临床》2008年第3期228-230,共3页郭路芬 程姝娟 彭亚光 颜红兵 赵冬 洪昭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与时间、季节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AMI患者根据昼夜发病时间分为8个时间段(23:01~2:00、2:01~5:00、5:01~8:00、8:01—11:00、11:01~14:00、14:01~17:00、17:01—20:00...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昼夜发病时间 季节 
10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年第4期392-395,共4页郭路芬 彭亚光 程姝娟 王薇 白树功 朱小玲 
目的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从就诊到出院的临床特点、院前延误时间(PDT)、就诊及治疗方式等情况。方法设计统一表格,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所有AM1患者临床情况。根据发病时间分A组(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B组(2005年...
关键词:心肌梗死 病死率 院前延误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北京医学》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郭路芬 彭亚光 程姝娟 李庆祥 赵冬 洪昭光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收治的80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就诊时间与发病时间的时间差作为PDT,根据PDT将患者分为≤2h和﹥2h两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延误时间 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郭路芬 彭亚光 李庆祥 贺建华 赵冬 洪昭光 
目的分析5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分布及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的死亡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急诊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AMI 患者580例,其中男性428例,女性152例,平均年龄(60....
关键词:心肌梗塞 死亡原因 心室颤动 猝死 心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