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萍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发文主题:涉法上访上访案源法律监督职能和解程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知识经济》《法制与社会(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浅谈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相关问题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0期108-109,共2页熊艳萍 
2012年以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进一步完善了刑事和解程序,可见,对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重视程度。实践中,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也确实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今亦浅谈刑事和解的概...
关键词:公诉案件 刑事和解 和解程序 
略论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罪之异同——以一个案例为例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0期45-46,共2页田仲荣 熊艳萍 
实践中,认定一个行为属于合同欺诈行为还是构成合同诈骗罪,处理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需极其慎重。区分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罪,首先要辨别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次,还需结合实际案情对行为人之过程进行分析,而非直接以...
关键词:合同欺诈行为 合同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契约自由 
浅谈单位贷款诈骗如何认定罪名
《知识经济》2012年第7期44-44,共1页熊艳萍 
近年来,单位贷款诈骗案件呈逐年上升势头,为此加大打击此类犯罪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认定单位贷款诈骗则是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对于单位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论处,但对于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可以按照贷款诈骗罪...
关键词:单位贷款诈骗 认定 罪名 
浅谈经济犯罪应配置完善资格刑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15期275-275,共1页熊艳萍 
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惩治和预防经济犯罪,对经济犯罪完善配置资格刑不失为一剂良药。在我国资格刑对经济犯罪的适用极少,只有性质严重的贪污罪、受贿罪在判处死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
关键词:经济犯罪 资格刑 犯罪预防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查处不力的原因与对策初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8期84-84,共1页熊艳萍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我国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司法实践中也确实起到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讲仍然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认为应做到"三个加强"、"一个变更",来加大查处巨额财产来源不...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财产申报 廉政建设 
民行申诉案件案源较少的原因及对策初探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3期130-130,共1页熊艳萍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担负着维护民事、行政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如何较好地履行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前提是必须要有充足的民行申诉案件来源。实践中,检察机关却存在着民行申诉案件...
关键词:民行申诉案件 案源较少 法律监督职能 
浅谈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缺陷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19期356-356,共1页熊艳萍 
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在片面的价值追求下具有诸多弊端,体现在规定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程序欠妥、规定刑事再审启动理由过于笼统以及未规定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时效及次数等方面,应对此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关键词:刑事程序 再审启动程序 缺陷 
涉法上访增多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18期199-199,共1页熊艳萍 
本文在分析涉法上访增多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涉法上访增多的若干对策,如加强法律普及、宣传和教育工作,办案人要增强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责任心,建立"大信访处理机制"及控源治本的长效涉法上访工作机制等。
关键词:上访 涉法上访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