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和义

作品数:14被引量:1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主题:太古界麻粒岩相变质岩找矿思路白云鄂博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层学杂志》《地质与资源》《西部资源》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第2期239-246,1,共8页卓胜广 刘雅萍 王静 贾和义 傅振洋 迟洪兴 梅盛旺 郭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46,41103022,41172133)
为探讨内蒙古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的成因,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全岩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乌素图地区蛇纹石化大理岩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含少...
关键词:乌素图地区 蛇纹石化大理岩 地球化学特征 
阿拉善吉兰泰地区蛇绿混杂堆积带特征被引量: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第2期247-254,1,共8页郭秉成 胡国泽 郭婧 贾和义 王乙宇 田野 迟洪兴 卓胜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146;41103022;41172133)
蛇绿混杂堆积带地处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也是早前寒武近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域与北北东向狼山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混杂岩由蛇绿岩岩块和混杂基质组成。蛇绿岩块有辉橄岩、辉石岩、辉长岩、斜长岩、玄武岩及硅质岩等,基...
关键词:蛇绿构造混杂带 混杂基质 蛇绿岩 Alxa 
内蒙古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岩变质温压条件讨论
《西部资源》2012年第2期103-104,共2页刘文卓 李杨 安艳丽 佟卉 张婷婷 贾和义 
内蒙古中北部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作用演化及其PTt轨迹表现为顺时针形式,温度在600。C—800。C,压力在0.5—1.0Gpa之间。压力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地壳由构造增厚到抬升减薄过程速度快。由早期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到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
关键词:乌拉山岩群 PTT轨迹 等压冷却 麻粒岩相 角闪岩相 
内蒙古中北部太古界兴和岩群变质岩变质温压条件讨论
《西部资源》2011年第6期64-67,共4页宝音乌力吉 张晓东 贾和义 
内蒙古中北部太古界兴和岩群变质作用演化及其PTt轨迹表现为逆时针形式,峰期温度高达800℃~850℃,压力0.90Gpa~1.00GPa,反映了增温增压的地壳动力学过程,强烈的构造变动和区域性高热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第二阶段峰期变质到第三阶段近...
关键词:兴和岩群 PTT轨迹 等压冷却 麻粒岩相 角闪岩相 
大兴安岭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被引量:79
《地质与资源》2007年第4期252-256,262,共6页邵积东 王守光 赵文涛 贾和义 王新亮 张梅 任亦萍 
大兴安岭地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与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相互叠置的重要成矿区带,具有潜在的找矿前景.本文根据该地区的这一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对矿床(点)分布、矿床类型、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各成矿...
关键词:大兴安岭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分析 找矿思路 
内蒙古武川西乌兰不浪高级区岩石及其形成环境被引量:2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5年第2期71-78,共8页张玉清 许立权 贾和义 刘颖璠 王弢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08051)
西乌兰不浪高级变质的兴和岩群是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从海西期岩体和五台群中重新厘定出来的地质体。通过野外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认为西乌兰不浪地区高级区岩石不只是由表壳岩组成,还有大量的TTG岩...
关键词:表壳岩 TTG 紫苏花岗岩 高角闪岩-麻粒岩相 内蒙古西乌兰不浪 
内蒙古中部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作用特征被引量:5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467-472,共6页贾和义 刘颖璠 张志祥 高宝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20001300008051)
内蒙古中部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作用PTt轨迹表现为顺时针形式,峰期变质的温度为830~948℃,压力为0.942GPa。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地壳大幅度增厚的环境,强烈的构造变动和区域性高热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第二阶段峰期变质到第三阶...
关键词:麻粒岩 变质作用 乌拉山岩群 内蒙古中部 
从疑源类化石看内蒙古中部阿牙登组和腮林忽洞组被引量:5
《地层学杂志》2004年第3期235-239,243,i002,共7页张玉清 郝俊峰 孙雨霞 贾和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 2 0 0 0 13 0 0 0 0 80 5 1)资助
阿牙登组和腮林忽洞组是上世纪 70年代 1/ 2 0万区调建立的地层单位 ,当时将阿牙登组置于白云鄂博群 ,腮林忽洞组归于震旦系。通过对以上两个组中疑源类化石进行研究 ,认为阿牙登组应从白云鄂博群中分出 ,与腮林忽洞组一同划归早寒武世...
关键词:疑源类 阿牙登组 腮林忽洞组 早寒武世 早奥陶世 内蒙古 
白云鄂博地区碱性正长岩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1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许立权 贾和义 张玉清 陶继雄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300008051)
分布于白云鄂博以东的碱性正长岩是华北地台北缘印支期富碱侵入岩北带的西延部分。这些碱性正长岩仅含微量碱性暗色矿物,以稀土元素含量高、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轻重稀土强烈分馏,以及较低的Sr、Nb、Y及Ba含量而与阴山地区(包括北带和南...
关键词:内蒙古 白云鄂博 碱性正长岩 造山后伸展阶段 
内蒙古中部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构造样式及其演化被引量:1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贾和义 郝俊峰 刘颖璠 许立权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08051).
内蒙古中部乌兰不浪太古代穹状构造是2003年在该区进行1:25万区调工作时识别确定的,其与北侧的由色尔腾山岩群和新太古代侵入岩组成的NW向线状构造一起构成了本区特殊的构造样式,其中穹状构造是地壳深部岩浆底板垫托作用形成的,28~25...
关键词:岩石学 变质岩 地质构造 地质演化 内蒙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