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珍

作品数:17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黑云母断层泥跨断层形变异常石英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联合InSAR、GPS和地表位错的贝叶斯建模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5期1781-1796,共16页路珍 王丽凤 黄伟亮 刘传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41006,41804064,42072243);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LED2018B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M-600)资助。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发生于托莱山断裂东段和冷龙岭断裂西段的交汇部位,其运动学特征关系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行为,同时也是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针对该地震,综合InSAR和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以及...
关键词:2022年门源地震 同震滑动分布 多数据联合反演 贝叶斯方法 冷龙岭断裂 
2009年陕西高陵M_(L)4.8地震震源参数及构造特征分析被引量: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年第11期1157-1162,共6页路珍 郭志 黄伟亮 张佩 李君 张媛媛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科学技术基金(KJ17012)。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11-05陕西高陵ML4.8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研究,并采用CAP方法求解主震震源机制解,根据所得结果综合分析地震构造特征。结果表明,高陵地震序列主震深度约为6 km,余震主要分布在2~12 km深度范围内,地震序列在...
关键词:少震弱震区 地震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地震危险性 
祁连山-河西走廊西段强震复发概率模型及强震潜势评估被引量:1
《震灾防御技术》2021年第2期272-282,共11页庞炜 谢超 李瑞莎 张佩 路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802229);中国地震局星火科技项目(XH20080Y)。
祁连山-河西走廊西段构造区发育多条重要活动断裂,多年来已积累较丰富的古地震研究的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地震数据等,从定量化强震复发间隔T与平均复发间隔T_(a)入手,将其比值(T/T_(a))进行数学处理,借鉴NB模型的思路,...
关键词:祁连山-河西走廊西段 强震 概率分布 T/T_(a)值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 6.4地震的重定位及震源机制被引量:7
《地震地质》2021年第2期345-356,共12页郭志 高星 路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2001,IGCEA17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50,41574036)共同资助。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地震进行重定位,反演前震及主震震源机制。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2020伽师地震呈两个优势方向展...
关键词:2020年伽师地震 双差重定位 W震相 矩张量反演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重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被引量:10
《地震学报》2020年第3期245-255,I0001,共12页郭志 高星 路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7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50和41574036)联合资助。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波形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19年四川长宁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反演获取了M>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长宁地震序列沿NW...
关键词:长宁地震序列 双差重定位 W震相 矩张量反演 
地面运动旋转分量观测综述--以中国台湾地区旋转运动观测为例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0年第2期422-432,共11页刘庚 刘文义 路珍 张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405);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1901012)联合资助.
旋转地震学是一门全面研究由地震、爆破以及周围环境震动引发的地面旋转运动的新兴学科.随着观测水平的提高及旋转运动研究的深入,旋转运动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目前国际上对于旋转地震学研究较多,而中国大陆地区鲜有文章提及旋...
关键词:旋转地震学 旋转运动 旋转地震仪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2017年8月九寨沟M7.0地震序列断层结构及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4
《地震地质》2019年第1期58-71,共14页李君 王勤彩 崔子健 刘庚 周琳 路珍 周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4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动力模型与强震危险性研究"子课题(2017YFC1500102)共同资助;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S010204;2015ES0103;2015IPS0404;2018IEF01020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57)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 0地震,截至2017年10月15日共发生M1. 0以上地震2 099次。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九寨沟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获得了1 565个地震的精定位结果,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获得了24个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
关键词:九寨沟M7.0地震序列 地震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汶川地震前地震连续波形资料中的异常信号被引量: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8年第4期344-350,共7页路珍 周聪 郭泉 郭志 王庆良 张希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5065Y);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6010208)~~
以汶川地震震中距800km范围内169个地震台站在震前40d的连续波形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记录的可能异常信号,得到了两类比较明显、影响范围较大的震前异常信号,按照信号波形形态称之为:1)纺锤状异常。在约63%的台站中出现,持续时间1.5~2d...
关键词:地震连续波形数据 震前异常 纺锤状异常 突跳异常 
跨断层辅助测线对非构造因素去除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17年第2期193-202,共10页路珍 郭泉 李瑞莎 张希 唐红涛 贾鹏 汪翠枝 
2016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跨断层辅助测线对非构造因素判断的应用探讨(2016010208)资助
将跨断层场地的辅助测线应用于跨断层形变资料的数据处理中,引入谱减法对沿鲜水河断裂带的5个跨断层场地进行分析处理,试图将辅助测线与跨断层测线都包含的非构造因素的影响从跨断层数据中去除,从而突出与地震发生相关的断层活动信息。...
关键词:辅助测线 跨断层测线 谱减法 非构造因素 震前异常 
实验室断层滑动的测线相关性及其对跨断层场地的启示
《山西地震》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路珍 卓燕群 季灵运 李瑞莎 张希 唐红涛 贾鹏 汪翠枝 
基金项目 2016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6010208)
通过实验室断层滑动实验,对跨断层与未跨断层观测测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所得结果与实际野外跨断层场地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跨断层与未跨断层测线之间的相关性都为弱相关关系,跨断层测线之间的相关性都表现为...
关键词:断层滑动实验 跨断层场地 跨断层测线 未跨断层测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