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彦伟

作品数:10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S-TE嗜热菌剩余污泥原位胞外酶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给水排水》《中国给水排水》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氧化氯预氧化过程中的衰减模型和副产物亚氯酸根生成研究被引量:1
《给水排水》2012年第S1期9-13,共5页史彦伟 强志民 张涛 李梦凯 
以净水厂原水为试样,建立基于一级和二级动力学的二氧化氯(ClO2)混合衰减模型,比较研究了传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混合模型对ClO2预氧化过程中在不同水质(TOC 4.82~7.69mg/L)、ClO2初始浓度(0.52~1.95mg/L)和温度条件(10~30℃)下ClO2衰...
关键词:预氧化 二氧化氯 混合衰减模型 亚氯酸根 转化率 
紫外消毒系统有效辐射剂量测试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6
《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513-520,共8页李梦凯 强志民 史彦伟 李庭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20837001;5092106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No. 2008AA06A414)~~
近年来,紫外消毒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关于其辐射剂量的测试方法在国内外的发展还较为缓慢,特别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机构能够采用标准的生物剂量法来对紫外消毒系统内部的有效辐射剂量进行验证. 因此介绍了国际上几种主...
关键词:紫外消毒 有效剂量 测试方法 研究进展 
原位在线紫外线强度测试平台对紫外线消毒系统的测试及应用被引量:3
《给水排水》2011年第8期26-31,共6页李梦凯 强志民 史彦伟 施亮 李金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837001,5092106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8AA06A414)
紫外线消毒系统消毒效果的评估对于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以及消毒系统本身结构优化至关重要。应用自搭建的原位在线紫外线强度测试平台对某消毒器在模拟条件下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其内部紫外线强度分布数据,并对测试结果与模型计算数据进...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 强度分布 原位测试平台 效果评估 
城市供水管网DMA的建立方法与工程实例被引量:15
《给水排水》2010年第6期109-112,共4页凌文翠 强志民 张涛 史彦伟 张孟涛 王耀文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17B03)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上对某城市供水管网进行独立计量区域(DMA)规划后,通过三个DMA示范区的工程实施,总结了DMA建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对国内大中型城市供水管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DMA建立方法。该方法共包含现场调查、安装新...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 DMA 建立方法 工程实例 
隐孢子虫卵囊的活性和感染性检测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449-455,共7页李伟伟 强志民 史彦伟 张涛 吴淑杭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No2006BAJ08B02;2006BAJ08B10)~~
为准确评价消毒剂对隐孢子虫卵囊的灭活效果,其活性和感染性检测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5种隐孢子虫卵囊的活性和感染性检测方法——动物感染试验、细胞感染试验、荧光活体染色、体外脱囊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关键词:隐孢子虫 活性 感染性 动物感染 细胞感染 荧光活体染色 体外脱囊 RT—PCR 
湖南省东北部蔬菜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组成特征被引量:1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555-559,共5页张慧 刘红玉 张利 曾光明 张林达 刘婕丝 史彦伟 
2006年3月,采集湖南省东北部7个地区蔬菜土壤样品,采用GC-ECD检测、GC/MS-MS确证的方法对土壤中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机氯农药在蔬菜土壤中的残留现状及组成。结果表明,HCHs和DDTs检出率高达100%,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15~16.8...
关键词:蔬菜土壤 有机氯农药 DDTS HCHS 
S-TE污泥溶解过程中主要固形物质的变化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319-325,共7页史彦伟 李小明 杨麒 曾光明 张少强 赵维纳 刘精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47805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项目(NoNCET-04-0770)~~
筛选出一株能分泌胞外酶、促进污泥溶解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p.AT06-2,将AT06-2培养液接种入不同浓度(TSS约为7、14和21g·L-1)的剩余污泥,于60℃进行嗜热菌溶解试验,并与未接种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种...
关键词:S-TE 剩余污泥 溶解 嗜热菌 胞外酶 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微曝气条件下S-TE剩余污泥溶解性研究被引量:10
《环境科学》2008年第1期139-144,共6页史彦伟 李小明 赵维纳 杨麒 曾光明 徐雪芹 郑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770);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200);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051132-72)
研究了微曝气、不同温度条件下S-TE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溶解和各种化学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TE污泥溶解存在2种反应(酶催化反应和热解反应)和2个过程:嗜热菌胞外酶(主要为蛋白酶和淀粉酶)首先解聚污泥胶团,进而溶解细菌的细胞壁,水...
关键词:剩余污泥 溶解 S-TE 嗜热菌 胞外酶 蛋白酶 微曝气 
污泥嗜热菌好氧消化与传统高温好氧消化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第13期91-93,97,共4页张少强 李小明 杨麒 曾光明 邓嫔 史彦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项目(NCET-04-077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WJ2002101);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3AA649020)
在65℃的条件下利用嗜热菌消解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并与传统高温好氧消化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有嗜热菌存在的条件下污泥的消化效果更好,对TSS、V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5%和65%,而传统高温好氧消化的仅为40%和50%。嗜热菌...
关键词:污泥 好氧消化 嗜热菌 生物溶胞作用 污泥减量化 
S-TE污泥好氧减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18期16-20,共5页史彦伟 钟琼 李小明 杨麒 曾光明 张少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8054);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200);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051132-72)
简述了生物嗜热酶溶解(S-TE)污泥减量技术的原理、嗜热菌的特性和优选、污泥溶解和后续污水污泥处理集成工艺(好氧减量和厌氧产气)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近年来S-TE技术应用的最新研究理论和试验成果,并提出了研究和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
关键词:嗜热酶溶解 嗜热菌 污泥减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