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衡

作品数:15被引量:78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锆石U-PB年龄同位素特征地质意义地球化学大兴安岭北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地质学报》《地质通报》《地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拉萨地体中部古新世早期灯垌火山-侵入杂岩成因及地壳硅质岩浆演化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21年第2期474-488,共15页周逍遥 张玉修 张吉衡 胡俊成 李武毅 黄荣才 廖驾 王家浩 唐显春 朱利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472209,4187719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6008003,DD20160015,12120113033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Y95401BXX2)。
花岗岩-流纹岩的成因研究是认识地壳演化机制的重要途径.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对拉萨地体中部措麦地区灯垌破火山机构的火山-侵入杂岩进行了成因研究.灯垌火山-侵入杂岩主要由花岗斑岩、流纹岩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组...
关键词:岩浆演化 复式岩体 锆石U-Pb-O同位素 拉萨地体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堆晶岩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9期1441-1457,共17页邵济安 田伟 张吉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72196)
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基性-超基性岩成因有不同认识,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它们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活动有关.通过对冀东地区堆晶岩的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讨论.华北克拉通北缘断续分布了受丰宁-隆化岩石圈断裂控制...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北缘 早二叠世 堆晶岩 壳幔过渡带 伸展背景 构造 
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群内部存在区域性不整合被引量:14
《地质通报》2015年第2期364-373,共10页王超 李猛 李荣社 彭岩 张吉衡 张海军 王健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10102;1212011121262);中国地质调查局百名青年地质英才计划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14KJXX-19)
通过野外考察和前人资料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群红藻山组之上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其中发育铁质风化壳、沉积间断、地层的缺失、侵蚀作用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存在古生物组合、沉积环境的突变。界面以下为碳酸盐台地沉积...
关键词:全吉群 新元古代 冰碛岩 不整合 青海省 
燕山地区早中生代陆壳的改造:兼论印支运动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14年第6期302-309,共8页邵济安 张吉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96;41003004)
文中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及壳幔岩浆的混熔作用、地壳不同深度层次的变形-变质、地表的隆升-剥蚀与沉积-建造等方面,由深到浅阐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印支期不同圈层的地壳运动。通过研究区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火...
关键词:晚三叠世 构造格局 断块构造 底侵作用 沉积-建造 陆内造山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0
《岩石学报》2010年第12期3507-3520,共14页张彦龙 赵旭晁 葛文春 张吉衡 高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41;40739905)资助
塔河杂岩体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是早古生代侵入的花岗杂岩体。该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碱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岩以包体存在于花岗岩中。岩石成因类型为典型的Ⅰ型后造山侵...
关键词:塔河花岗杂岩体 岩浆混合作用 锆石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大兴安岭十二站晚古生代后造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4
《岩石学报》2009年第10期2679-2686,共8页隋振民 葛文春 徐学纯 张吉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38;40325006和40739905)项目资助成果.
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十二站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成。钾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h定年结果为298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十二站岩体岩石化学以高钾(4.82%~6.06%)为特征,属于钾玄质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
关键词:大兴安岭地区 晚古生代 造山花岗岩 特征 地质意义 post Late Paleozoic 钾长花岗岩 额尔古纳地块 地壳增生 岩体 显生宙 后造山 高场强元素 二长花岗岩 演化历史 岩石化学 岩浆活动 新元古代 地块碰撞 
大兴安岭北部察哈彦岩体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第5期849-856,867,共9页隋振民 葛文春 吴福元 徐学纯 张吉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38;40325006;40739905)
察哈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主要岩性为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中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的Th/U值(0.32~1.12),表明锆石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为(236±1)Ma...
关键词:额尔古纳 察哈彦岩体 花岗岩 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大兴安岭新林镇岩体的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9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第2期177-186,共10页张彦龙 葛文春 柳小明 张吉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38)
新林镇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北部,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组成,局部见到细粒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特征表明,该杂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两个花岗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关键词:新林镇 花岗闪长岩 U-PB年龄 SR-ND-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兴蒙造山带东段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54
《科学通报》2007年第20期2407-2417,共11页葛文春 吴福元 周长勇 张吉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038;40325006);国家油气专项(批准号:XQ-2004-07)资助项目
兴蒙造山带东段是中国斑岩型铜-钼矿床发育的重要地区,但对这些矿床形成的具体时代及其动力学意义一直缺乏应有的研究.选择多宝山地区铜矿和大黑山钼矿的花岗闪长质岩石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多宝山地区铜矿的形成...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 斑岩型Cu Mo矿 锆石U-Pb年龄 地球动力学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95
《岩石学报》2007年第2期423-440,共18页葛文春 隋振民 吴福元 张吉衡 徐学纯 程瑞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38;4032500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184021)项目资助成果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1Ma。结合本...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大兴安岭东北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