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仁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串列加速器沉积速率BE锰结核生长速率更多>>
发文领域: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核技术》《科学通报》《原子能科学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6)Cl的研究被引量:3
《核技术》1993年第12期720-725,共6页姜山 蒋崧生 郭宏 杨丙凡 杜学仁 黄麒 刘存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描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基于HI-13串列加速器建立的加速器质谱计装置和测定^(36)Cl的实验方法。利用这台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6)Cl/Cl同位素原子比值的灵敏度已好于3×10^(-15),对地下水、盐湖和铀矿石样品中的^(36)Cl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计 氯36 质谱计 测定 
连山关铀矿区矿石和地下水中^(36)Cl核素的测定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3年第6期493-498,共6页蒋崧生 姜山 郭宏 杜树斌 杨丙凡 张灿哲 杜学仁 陈璋如 郭起凤 肖丰 赵云龙 张家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工业科学基金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串列加速器质谱计测定我国东北连山关铀矿区的矿石和地下水中的^(36)Cl/Cl比值,并求得矿石和地下水中的^(36)Cl的含量。结果表明,^(36)Cl可以作为示踪剂研究铀矿区矿石的浸蚀以及地下水同外界水源的相关性。
关键词:铀矿床 地下水 氯36 废物处理 
HI-13串列加速器的改进被引量:4
《核技术》1992年第6期329-334,共6页秦久昌 关遐令 杨丙凡 张灿哲 杜学仁 于蕴峰 葛继云 杨为民 
本文总结了HI-13串列加速器投入运行以来所做的各项改进工作及部件国产化。简要地叙述了目前正在做的改进工作和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 美国 运行 技术引进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四年的工作状况
《核技术》1992年第6期321-328,共8页关遐龄 秦久昌 杨丙凡 张灿哲 杜学仁 于蕴峰 葛继云 
CIAE的HI-13串列加速器投入运行以来的头四年时间内,共累积供束13000多h。本文详细描述了四年运行过程中串列加速器的工作状况。其最高的头部运行电压为12.6MV,最低的头部运行电压为2.08MV,已经有近二十多种粒子束通过了串列加速器,完...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 运行经验 输电梯 
^(10)Be断代法测定锰结核生长速率和深海沉积物沉积速率的研究被引量:11
《科学通报》1992年第7期592-594,共3页蒋崧生 姜山 马铁军 杨丙凡 杜学仁 唐洪庆 祁步嘉 陈钟麟 许谨诚 周文勤 易惟熙 沈承德 
锰结核是生长在深海底部的一种矿产资源,它的主要成分是锰和铁,并含有其它金属。研究锰结核的生长速率和深海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对了解锰结核的生长年代和赋存规律不仅具有科学上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铍10断代法 锰结核 深海 沉积物 
用微观实验手段研究人体特异功能使物体穿过器壁的现象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0年第1期92-96,共5页李庆利 杜学仁 陈永寿 周书华 关遐令 杨桢 张锦荣 程微微 施所朗 马桂兰 苏胜雨 朱天成 郝秀红 
近年来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的许多异常现象对现代物理学的成果提出了挑战。运用现代物理学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包括利用原子核物理的实验技术,配合人体科学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关键词:人体 特异功能 器壁 物体 实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