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耀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沥青路面一次支护高应力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施工工艺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公路与汽运》《山西建筑》《西部交通科技》《交通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沥青路面运营期实施预防性养护区间界定被引量:4
《公路与汽运》2010年第4期125-129,共5页冯红耀 凌天清 牛石超 
根据路面损坏类型和前后期养护性质的不同,提出将结构性损坏临界状态作为沥青路面运营期前后期的分界点;以路面强度指数SSI作为研究指标,提出计算界定点使用年限的公式和总费用模型;根据SSI指标形成四种界定模型方案,通过云南典型高速...
关键词:公路 沥青路面 养护工程 路面强度指数 养护区间界定 
基于田口质量损失原理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小批量铺装过程能力预控图控制方法研究
《交通世界》2010年第23期282-284,共3页阎伟 蔡伦猛 冯红耀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提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用均值-极差(X-R)控制图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质量实施动态控制,但是其普及程度和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相当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在运营不久就出现严重质量病害,不得不大面积处治...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动态控制 铺装质量 过程能力 质量损失 预控图 小批量 原理 
网络计划工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第5期103-106,共4页牛石超 冯红耀 韩延丰 
文章分析了网络计划工期的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并根据网络计划工期计算风险等级划分的模糊性,利用专家打分法和AHP方法形成网络计划工期计算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网络计划...
关键词:风险评价 网络计划工期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AHP 
高应力软岩巷道成功实现一次支护的实践探索被引量:3
《山西建筑》2010年第4期138-139,共2页刘新文 冯红耀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在不同支护环境下的伸缩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四种支护方式的实际测量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对于高应力软岩巷道通过预留或是主动在支架和围岩间形成间隔,形成一次支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
关键词:一次支护 联合支护 高应力软岩 施工工艺 
朝天门长江大桥桥面铺装层间处理技术与方法被引量:1
《山西建筑》2010年第2期311-313,共3页牛石超 冯红耀 
基于钢桥面铺装病害对朝天门长江大桥的铺装方案中的层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介绍了铺装下层与钢板之间的层间处理,列举出了由于层间结合不良而引发的病害,以此对朝天门长江大桥的铺装下层与钢桥面板层间处理的新材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层间处理技术 桥面病害 防腐层 粘结层 
基于可拓_Markov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实现
《山西建筑》2009年第32期261-262,共2页冯红耀 
根据目前路面管理系统路面使用性能模型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可拓概念区间化路面破损状况指标PCI的优、良、中、差划分,形成沥青路面在综合作用下的Markov过程,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从而建立PCI单指标评价可拓_Marko...
关键词:路面使用性能 预测模型 可拓-Markov 沥青路面 转移概率矩阵 
高应力软岩巷道一次支护工艺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煤炭科技》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刘新文 冯红耀 
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在不同支护环境下的伸缩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4种支护方式实际测量数据,提出了预留刚柔层或主动在支架和围岩间人工形成间隔的支护方案,解决了软岩巷道在高应力环境下难支护、难维护的问题。提...
关键词:一次支护 联合支护 高应力 软岩 数值模拟 施工工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