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火林

作品数:46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恩格斯高新技术产业五中全会精神主体性政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红旗文稿》《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今日浙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格尔扬弃观探析被引量:7
《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93-101,共9页李火林 
扬弃与异化是黑格尔构造自己哲学体系的一对重要范畴。扬弃就是辩证否定,既克服又保存、既抛弃又发扬、既是联系环节又是发展环节。扬弃是解决矛盾的途径、认识真理的方法,是精神的能动本性。扬弃观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的实质和核心...
关键词:黑格尔 扬弃观 否定性辩证法 
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18年第1期19-24,共6页李火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结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因此改变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这一重大政...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向德国工业4.0学习借鉴什么
《政策瞭望》2016年第8期14-17,共4页李火林 
浙江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扎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转型升级之路十分崎岖、任务异常艰巨,对我省而言远没有完成。我...
关键词:德国工业 企业 企业管理 工匠精神 智能制造 学习借鉴 
抓纲带目补短板高质均衡促发展——《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解读
《今日浙江》2016年第8期22-25,共4页李火林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浙江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关键词:短板 省委 浙江 中共 促发展 五中全会精神 解读 总书记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
《今日浙江》2015年第22期25-28,共4页李火林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举措,是...
关键词:中共浙江省委 行动纲领 指导思想 八八战略 浙江经济 经济社会形势 法治浙江 趋势性变化 思想建设 环境治理 
以改革打开发展通道
《今日浙江》2015年第12期38-39,共2页李火林 
我们要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国家改革试点,统筹抓好各领域改革工作,在全面落实好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293项改革举措基础上,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
关键词:发展通道 经济发展活力 经济发展潜力 问题导向 经济体制改革 海洋经济发展 综合试验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长江经济带 高新技术产业 
政协人民性及其实现路径被引量:2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26-31,共6页李火林 
人民性是政协的首要的本质属性,与政协统战性、党派性与精英性是相互统一的。要通过合理设置政协界别,增强政协委员的群众代表意识,强化政协协商民主的民意表达功能,正确把握服务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与服务人民群众具体利益实现的关系,推...
关键词:政协 人民性 政治坐标 
论政协的界别民主被引量:7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100-103,共4页李火林 王洪中 叶良 
界别民主是政协民主的重要特征。政协界别民主具有广泛代表性、精英参政性、一定组织性、巨大包容性、合法有序性、平等协商性等特点。积极探索政协界别民主的新的有效形式,是适应我国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
关键词:人民政协 界别 民主 
增强国策意识 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10-12,共3页李火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精神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于近日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基本国策 五中全会精神 意识 能源资源 会议 
人生存发展的现实形式:分工与交换
《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88-92,共5页李火林 
人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物 ,其需要域远远超出生物学意义上直接的机体生命界限。要满足人的多样性需要 ,必须对外部世界实现有分工掌握 ,并相互交换各自的掌握成果。现实的人在交往关系和分工中的地位决定其需要的满足程度。随着历史向世界...
关键词:分工 交换 生存 发展 全球化 人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