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奕嘉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建构主义外交身份中国新外交孔子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知识》《冷战国际史研究》《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现代国际关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负责任大国:理论、历史与现实被引量:4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8年第1期80-93,共14页邢悦 詹奕嘉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7年度青年项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做"负责任大国"成为中国对自身身份的重新定位。在理论上,负责任大国至少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兼具强大的软硬实力,二是愿意而且有能力维护世界稳定和国际秩序。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中国和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均是...
关键词:国际秩序 极端民族主义 国际责任 国际社会 西方阵营 霸权国 硬实力 国家利益 经济决定论 国际安全 
东亚社会主义同盟与美国的遏制战略(1949—1969)被引量:1
《冷战国际史研究》2007年第1期25-72,共48页柯庆生 詹奕嘉 Thomas J.Christensen 
1949年6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Leighton Stuart)写给国务卿的一份备忘录在华盛顿引发了激烈的政策辩论。政策辩论的核心问题是,毛泽东是否可能成为亚洲的铁托(Tito),即将诞生的中苏同盟是否因此产生裂痕乃至瓦解?他写道:"在可能导致...
关键词:北越 铁托 司徒雷登 遏制战略 柏林危机 国际共运 北部湾事件 中国内战 美苏关系 中国军队 
中国接受救灾外援的历程
《中国减灾》2007年第4期24-25,共2页詹奕嘉 
从数十年前唐山大地震后拒绝援助到数年前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共抗“非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真实的记忆。此时此刻,对中国与国际救灾援助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回忆与梳理。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数十年来中国的变化、中...
关键词:中国 救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社会 地震后 
新身份·新利益·新外交——对中国新外交的建构主义分析被引量:7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11期18-23,共6页邢悦 詹奕嘉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新外交”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分析中国新外交“新”在何处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新外交首先反映出中国对国家利益认识的变化,即中国对国家利益的界定已从境内扩展到周边乃至...
关键词:中国 新外交 国家利益 国家身份认同 
中国是软实力大国吗?被引量:4
《世界知识》2006年第20期5-5,共1页詹奕嘉 
关键词:中国软实力 国是 《世界知识》 孔子思想 软力量 文化力 语言力 思想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